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 夏至日是在什么时候 夏至日期间有哪些风俗

夏至日是在什么时候 夏至日期间有哪些风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9

夏至日是在什么时候,夏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一般在每年的6月20至22日之间。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夏至标志着阳气达到巅峰,白天最长,夜晚最短,也意味着气温逐渐升高,夏天正式到来。在夏至这一天,人们会进行祭祀和庆祝活动,比如吃粽子、挂艾草、游泳等等,以此迎接夏季的到来。

夏至日期间有哪些风俗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

2022年夏至 开始时间是:

2022年06月21日 17:13:40,农历五月廿三,星期二。

2022年夏至 结束时间是:

2022年07月07日 10:37:49,农历五月廿四,星期三。

2023年06月21日,农历五月初四,星期三。

夏至日一般指夏至(二十四节气之一)。

夏至是中国24个节气之一,每年公历6月21-22日交节。斗指正午。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之后太阳直射点开始向南移动。对于中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后正午太阳高度逐日降低。而对于中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在南返后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

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它标志着夏季正式开始。夏至时期,气温和湿度都比较高,雷阵雨也比较频繁,这是因为此时阳气最旺盛,天地之间的变化也较为明显。虽然夏至是一年中白天最长的日子,但这并不意味着夏至一定是一年中最热的一天,因为夏至后地表接近太阳的热能仍在积蓄,暑热还会逐渐攀升。

在古代,夏至是民间“四时八节”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会在这天拜神祭祖,表达对神灵和先祖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夏至后,人们在饮食上也会有所改变,因为夏季炎热,人体容易失水和失盐,所以要通过饮食来调节身体。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食物都有清热解暑、生津止渴的功效,是夏季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

二十四节气最初是以北斗的斗柄指向确定的。现行的二十四节气则依据的是地球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所到达的位置,当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为夏至点。夏至是太阳北行的转折点,夏至过后,太阳光直射点开始从北回归线向南移动。对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开始逐日降低。对于我国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夏至日过后,正午太阳高度经过南返的太阳再次直射后才开始逐日降低。位于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一年中会有两次被太阳垂直照射的时刻。

夏至是一年中太阳最偏北的一天。由于地球自转轴的倾斜,太阳直射地球最北端,这也使得北半球北回归线以北的地区白昼时间最长,其纬度越高,白昼时间越长。这种现象被称之为“昼长夜短效应”,且越接近两极越为明显。在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分),而北回归线以北地区的白昼达到最长,进一步向北则昼长更长。

夏至的风俗有哪些

1、祭神祀祖

夏至是麦收时节,自古以来就有夏至祭神祀祖的传统,目的是祈求丰收、平安。从周代开始,每年夏至日,朝廷都会举行盛大的祭祀仪式,采用歌舞、礼乐等方式来进行。这个仪式非常重要,据《史记•封禅书》记载:“夏至日,祭地,皆用乐舞。”

2、放荷灯

夏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日,而放荷灯也是夏至民间风俗中的一个传统。这个习俗旨在表达人们对已故亲人的怀念,并向在世的人们祈福。夏至夜晚,无数的河灯被释放到河流中,点点闪烁的光芒犹如散落在人间的繁星,令人陶醉其中。

3、吃过水面

传统的山东夏至节日习俗是吃凉面条,也被称为“过水面”。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人们通常会在家庭、公司或学校聚餐,以此来庆祝夏至节。这种节日食物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而且在山东地区已经变成了一大文化传统。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或几日

夏至是中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每年的日期都不同,一般是在公历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2022年的夏至是在公历6月21日。夏至这一天是指太阳运行到黄经90度,此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日照时间达到一年之中最长。此后,阴气逐渐升起,阳气开始衰落。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是第十个节气。它的日期一般在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在夏至这天,太阳的黄经达到90度,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全年的最北端,几乎垂直射向北回归线。这一天北半球各地的白天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夜晚最短。对于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夏至也是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高的一天。

夏至是表示夏季即将到来的节气。它标志着炎热的天气正式开始,接下来的时间里,气温将越来越高。因此,“夏至不过不热”成为了流传于民间的谚语。尽管夏至之后,太阳直射点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大部分地区的白天时间会逐渐减少,黑夜时间会逐渐延长,但由于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量仍然比地面向空气散发的热量多,因此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气温将继续上升。

在夏至过后,虽然太阳逐渐向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开始变短,但由于太阳照射到地面的热量仍然比地面散发的热量多,在此阶段气温会持续升高。因此,有一句俗语说“夏至不过不热”。真正的暑热天气大约在公历7月中旬到8月中旬之间,因此也有谚语说“热在三伏”。

夏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地面,到达一年的最北端,北半球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在这个时间段,中国大部分地区气温较高,日照充足,作物生长迅速,需要更多的水滋润生态和生理需求。随着夏至之后地面受热强烈,空气对流也变得更加旺盛,午后至傍晚常常形成雷阵雨。这种热雷雨来得快去得也快,降雨范围较小,人们称之为"夏雨隔田坎"。

"夏至"是夏季的开始。虽然还没有到最热的时候,但接近"入伏"了。从"夏至"开始,再过三个"庚日",就会进入最热的三伏天期间,也就是所谓的"夏至三庚数头伏"。这个时候的天气特点是气温高、湿度大,会不时出现雷阵雨。

夏至这一天,太阳几乎垂直地照射在北回归线上,正午时分呈现出几乎垂直照射的状态,这一现象被称为“立竿无影”。这种现象只会在北回归线以南的地区出现,并且每年会出现两次太阳垂直照射地面的时刻。中国大陆目前设有5个北回归线标志,分别位于广东的汕头、从化和封开,广西的桂平以及云南的墨江地区。

夏至的禁忌有哪些

1、忌讳剃头理发

根据《清嘉录》的记载,夏至日被视为一个重要的交节时刻,因此被称为“三时”,包括日头时、二时和末时。在这一天,人们应该注意起居规律,禁止诅咒他人,戒除剃头等不吉利的行为,以避免不好的影响。而夏至日忌讳剃头的习俗则是清朝时期流传下来的,相信如果在这一天剃头理发会影响人的财运。因此,在夏至日这个重要节日来临之际,我们要秉承这些传统习俗,注重自身的养生之道,以保持身体健康,迎接新的一年。

2、忌坐门槛

江苏、浙江等地有一种俗信,认为夏至日坐在门槛上就会患上疰夏。由于夏至日当天气温较高,所以最好选择在阴凉的地方坐着,这样可以避免中暑和身体不适的风险。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