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 夏至有什么含义 夏至节气有什么美食

夏至有什么含义 夏至节气有什么美食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19

夏至有什么含义,夏至,顾名思义是夏天到来的最长日,它通常指的是每年农历的六月二十四日或二十五日的时间点。夏至是我国传统的二十四节气之一,是整个夏季的开始。夏至节日在古代被称为“至日”,被认为是极为重要的日子。在这一天,太阳高度达到全年最高点,白天也是全年最长的一天,黑夜最短。其中“至”是指阳光直射地球的极点,因此也有许多地方会举行一些祭祀、晒太阳、窝火等活动。同时在这一天,民间往往会有吃饺子、喝菖蒲酒、赛龙舟等一些传统习俗,寓意着庆祝丰收和防灾祈福。夏至也被许多文人墨客所诗咏,其中最著名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所写的《夏至》一篇。

夏至节气有什么美食

夏至日是几月几日

夏至在每年公历6月21日,或22日。

夏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的公历6月21日或22日,根据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来确定。夏至时,太阳直射地面的位置到达一年的最北端,也代表着炎热的夏天即将来临。此外,在夏至这一天也会有一些气候的变化。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这也意味着北半球各地的白昼时间达到全年最长。

夏至日是地球上北半球白昼最长的一天,因为地球正处于其北极点最倾向于太阳的运行轨道位置。在赤道以北23.5度的地区,太阳在正午时正好位于头顶,这条北回归线环绕全球。北回归线是由于地球公转轨道的倾斜角度而产生的,并以巨蟹座命名。在北回归线上,太阳直射点可以到达其在地球上的最北点。

夏至吃什么

1.凉面

夏至这天吃面是非常普遍的民俗传统,其中有一句话是:“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寓意着夏至这天一定要吃面,可以让百姓的寿命增长一线。而夏至这天也恰好是新麦时节,刚刚收割的麦子可以新鲜磨成小麦粉,用来制作面食,因此也有称夏至吃面为食“新麦”的说法。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夏至吃面这个习俗都非常盛行,是中国独特的传统文化之一。

2.吃馄饨

夏至是一个具有特别意义的节气,在江南地区还有着吃馄饨的习俗。吃馄饨有助于预防痱子的产生,因此有句俗话说:“夏至馄饨免疰夏,馄饨一吃,不长痱子。”这个习俗源于古代的传统文化中的“混沌和合”思想,寓意着和谐共处、万物交融。

3.喝凉汤

夏至前后气温逐渐升高,空气湿度加大,人们容易感到闷热,汗出如麻。此时,人们开始食用清补凉汤、凉茶、酸梅汤等消暑降温的饮品。这些饮品中含有多种草药,如菊花、薄荷、绿豆等,具有清热解毒、消暑止渴的功效,可以有效地缓解炎热天气给人们身体带来的不适感。藏在食材中的营养成分也能为身体补充水分、维生素和矿物质,让人们更好地度过令人烦躁的夏季。

4.吃夏果

随着夏至的到来,市面上逐渐出现了丰富的水果种类,如杨梅、荔枝、西瓜、桃子和李子等等,它们都是理想的选择。

夏至是什么意思

夏至是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定在每年公历的6月21日或22日,此时太阳运行至黄经90度,直射地面的位置达到一年的最北端,阳光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的日照时间最长。夏至之后,阴气逐渐增长,阳气开始减弱。

夏至是表示夏季已经开始的节气,尽管已到炎热的季节,但气温还没有达到最高峰。在夏至之后的几周内,气温还会继续上升,通常在二三十天后天气会达到最热。

中国古代,夏至被划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候,鹿的角开始脱落;第二候,蝉开始鸣叫;第三候,半夏开始生长。夏至也是重要的民间节日,称为“夏至节”。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会有祭神、祭祖、避暑降温、吃面条、吃粽子等多种传统习俗,但不同地区的习俗可能会有所不同。

夏至的谚语

1. 夏至至,暑至开。

2. 一年之中,夏至最长。

3. 夏至到来,天空最蓝。

4. 夏至日,满地金。

5. 夏至节气,浓热一夏。

6. 夏至节气,热浪袭人。

7. 夏至之后,天气更热。

8. 夏至前后,水果最甜。

9. 到了夏至,一篇热帖打开。

10. 夏至已至,放下忧愁享清凉。

夏至的古诗

1. 《夏至》 - 刘禹锡

促织机,梭声碾细沙。

夏至日长至十分,谷盛难贮芒麦先。

天钧元气熏玉镜,世运流光接翠华。

己酉恩泽洒宸扆,志浓四海望仙家。

2. 《夏至》 - 王之涣

萤飞半夜雨,草色又绿禽声新。

历阳南陵水,瓜步西园梅岭云。

惠然化日闲,罗列仙人迹处分。

世事有知音,不如赤日照承露。

3. 《夏至》 - 贾岛

小雨垂钓静,微风拂棹斜。

烟波千帆过,岸树百花花。

水国风光远,云间鹤影斜。

何时栖九里,归去探渔家。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