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阳历转换器 农历是阴历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1-30
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不会经常去记忆阴历阳历对应的关系,在查询某一天是农历的几号的时候,一个简单的农历阳历转换器就可以搞定了,什么是阴历阳历的意义,你知道农历里面有几种历法的体现呢?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农历是阴历吗的解析,感兴趣的不要错过了。带你了解更多农历知识!
【农历阳历转换器】
农历阳历转换器:点击跳转到农历网首页就可以查询啦!
名称的由来:
农历是的历法,最早产生于夏朝,也叫夏历,它是以指导农耕为主的,所以叫农历。
阴阳合历:最初是以月球运转周期来计算的,所以叫太阴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阴历;后来又产生了以太阳运转周期计算的历法,称作太阳历,也就是俗称的阳历。太阴历与太阳历共同纪年,就是阴阳历。
历月的长度:
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闰月的设置:
农历的历年长度是以hui归年为准的,但一个hui归年比12个朔望月的日数多,而比13个朔望月短,古代天文学家在编制农历时,为使一个月中任何一天都含有月相的意义,即初一是无月的夜晚,十五左右都是圆月,就以朔望月为主,同时兼顾季节时令,采用十九年七闰的方法:在农历十九年中,有十二个平年,每一平年十二个月;有七个闰年,每一闰年十三个月。
月份的名称:
一月:孟春、正月、端月、元春 。二月:仲春、杏月、花月 。 三月:季春、桃月、桐月 。 四月:孟夏、阴月、梅月 。五月:仲夏、榴月、毒月、蒲月 。六月:季夏、荷月、荔月 。七月:孟秋、兰月、巧月、瓜月 。八月:仲秋、桂月 。 九月:季秋、菊月 。十月:孟冬、良月、阳月 。十一月:仲冬、冬月、葭月 。十二月:季冬、腊月 。
二十四节气:
农历中伴有二十四节气,用以帮助农业生产。二十四节气,也是每个季节从地球观察太阳的方位,也就是十二黄黑道。
【农历是阴历吗】
一般来说,农历指的是阴历,农历是阴阳历的一种,在民间通常被错误地称作阴历。农历取月相的变化周期,即朔望月为月的长度,加入干支历“二十四节气”成分,参考太阳回归年为年的长度,通过设置闰月以使平均历年与回归年相适应。农历是以阴历为基础,融合阳历成分而成的一种历法。
古代主要是农业生产,而月亮对农业的作用不大,最起码在那时候看来没啥用,所以就有了二十四节气的诞生,而这个是严格根据太阳来指定的,也就是说和国外的公历是一样的,二十四节气加上朔望月就成了农历的基本框架,不过在实施过程中,人们发展,这是有偏差的,一个节气15天,有时候节气就会赶,朔望月的时间就会不够用。古人不懂为什么会这样,但是却很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那就是置闰。添加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作为时间年数的补充,这样,整个历法系统就能流畅完美的运作了。
每月初一就是新月的日期;月中大体上就是月圆的日期。阴历其次才参照回归年的长度来定它的历年。12个朔望月相加,最接近回归年。
农历属于一种阴阳合历,其年份分为平年和闰年。平年为十二个月;闰年为十三个月。月份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三十天,小月二十九天,其平均历月等于一个朔望月。
农历的神奇之处总的来说在于它所包含的庞大的知识体系,是古人实践与观测的结果。它包含了天文学的知识,月份是标准的月亮绕地球旋转的时间,一年是标准的地球绕太阳公转的时间,一年四季的变化表示地球的轴线相对于太阳的偏移;还有数学知识,农历不仅仅是加减乘除,是更高级的数学;关于生物学体现在中国古人在农业畜牧业的贡献;关于气象学知识,体现在中国古人创造的另一优秀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人们科学的利用它进行生产活动;关于文化,体现在中国传统节日的安排,如春节。
节气和朔望的时间计算以东经120度,中国标准时间为准。
常用术语
黄经:是在黄道坐标系统中用来确定天体在天球上位置的坐标值、共分成360度、在这个系统天球被黄道平面分割为南北两个半球,太阳移到黄经0度为春分、移到黄经90度为夏至、移到180度为秋分、移到270度时为冬至。
朔日:月球移到地球和太阳中间时的那一天叫朔日。
平朔:用朔望月的平均长度计算、没考虑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缺点:含有真正的“朔”的当天有时可能会出现在前一月的最后一日(“晦日”、即农历廿九日或三十日),有时会出现在初二。
定朔:计算考虑了日月运行的不均等性,将含有真正“朔”的当天作为每月的开始。
平气:计算不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将一周年时间(回归年)24等分划分出二十四节气,两个节气之间的平均天数为15.22天。
定气:计算考虑太阳在黄道上运动快慢不匀,将定气两个节气之间的天数不一样、短的只有14天、长的达16天。
冬至日:冬至交接时间所在的那一天就叫冬至日。冬至日必须在子月:冬至日当天或冬至日前的那个朔日定为子月初一“起点”(注意:起点和算命不同)。
建正:年首月份,农历的建正就是“夏正”:夏历正月建寅(子月为十一月);
殷正:殷历正月建丑(子月为十二月)、鲁历同殷历;
周正:周历(周朝历)正月建子(子月为正月);
秦正:秦历《颛顼历》正月建寅,十月建亥为一年的第一个月。
节气:一年分十二节令、十二中气,共二十四个节气,清朝《时宪历》(公元1645年)以前用平气标注,清朝《时宪历》(公元1645年)以后用定气标注。
注意标注和计算的不同,农历定气算法在隋唐时代就已经产生,但受到当时保守势力的阻拦并没有完成从平气标注到定气标注的转变,比如僧一行修订《大衍历》时倡议定气注历,但朝廷并未采纳他的学说,最终定气算法在明末之前只用于计算日躔、五星行度和日月食预报。
到了明末的《崇祯历书》经过激辩,最终确立的定气注历的原则。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