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上巳节 >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气 三月三节日有什么来历说法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气 三月三节日有什么来历说法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8

农历三月三是什么节气 ,三月三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也是古代的清明踏青的日子。据传,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因此在古代称为上巳节。此外,上巳节也是黄帝的诞辰。在民间,也流传着很多关于三月三的传说,其中一些被广泛认为是由上述两位神灵的聚集而来的。

三月三节日有什么来历说法

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

"据传统,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是王母娘娘的生日。"

在民间神仙信仰中,男神仙的领袖是玉皇大帝,而女神仙的首领则是王母娘娘。

"作为女神仙界的领袖,王母娘娘的地位非常崇高。如果她举办生日宴会,那么一定会吸引许多群仙前来参加。"

根据《西游记》的描述,王母娘娘的生日宴会被称为“蟠桃会”,此宴会因众仙食用园内的蟠桃而得名。

王母娘娘

王母娘娘,别名太华西真万炁祖母元君、九灵太妙龟山金母、太灵九光龟台金母、瑶池金母、金母元君、西王母、西灵圣母、金母、王母、西姥等,全称为"上圣白玉龟台九灵太真无极圣母瑶池大圣西王金母无上清灵元君统御群仙大天尊"。

据《枕中书》记载,木公和金母是天地之尊神,它们炼精化气,生育万物,并调和阴阳之道,使得日月光明,世间万物皆由它们而来。

王母是中国神话中的长生女神,她掌管着不死药、罚恶和预警灾难等事务。一些学者认为西王母是古人神化的始祖女神。

在道教的神话中,西王母是女仙中的领袖,她主宰着阴气,是一位修仙的女神。东王公则是男仙中的领袖,它们可以说是互相对应的。西王母是一位生育万物的女性神灵,也是全真教的祖师。

在晚期,西王母被人们奉为婚姻、生育和保护妇女的女神,她在民间传说、小说和戏曲中的形象也得到广泛传播。

古籍及传说中都有关于西王母的记载。根据商代的《归藏》和西周的《周易》对照,可以得知西王母拥有不死神药的传说。《竹书纪年》中,西王母被描绘成一位雍容华贵的女帝王形象。

在《山海经》中,形象被描述为“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蓬发戴狌,是司天之厉及五残。”而在《墉城集仙录》中,虎身被认为是西王母使者西方白虎之神。

上巳节的文化意义

上巳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长期积淀的一部分。该节日展现了自古至今中国的生活风貌,并蕴藏着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包括情感价值、思想观念和思维方式。

上巳节作为黄帝诞辰节,展现了中国文明的悠久历史。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炎黄子孙在上巳节祭拜黄帝,更能够感受到同根同祖、血脉相连的情感,并增强对本民族的热爱与认同。这种纪念活动有利于加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上巳节就像一个粘合剂,让中华民族成员之间更加紧密地联结在一起。

三月三的来历和传说

说法一: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

三月三被认为是皇帝诞辰日,轩辕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华夏炎黄子孙的共同祖先。历史记载中表明,轩辕黄帝的故里位于今天的河南省郑州市下辖的新郑市。早在春秋时期,历史典籍就有三月三登新郑具茨山(也称为“始祖山”)朝拜黄帝的记载。唐代以后,这种规矩逐渐形成,盛世由官方主持,乱世自民间自行组织,一直延续至今。

说法二:追念伏羲氏

伏羲和他的妹妹女娲抟土造人,并繁衍后代。豫东一带以伏羲为人祖爷,淮阳则是伏羲建都之地,建有太昊陵古庙。每年农历二月二到三月三为太昊陵庙会,信徒及善男信女南来北往,都集中于陵区,朝拜人祖。

说法三:西王母蟠桃会日

每年三月初三,各界神仙都会聚集在瑶池举行盛大的庆寿活动,即“蟠桃会”。晚清《都门杂咏》中有一首七言诗,生动地描绘了当年庙会之盛况:“春天渐长,三月初三的蟠桃宫里香火缭绕。沿着河岸,微风拂面,红尘十丈,掀起了漫天尘土。”

说法四:上巳节

古时,人们定下了每年三月第一个巳日为“上巳”,并将其定为节日。在汉代,这个节日开始有了广泛的庆祝活动。根据《后汉书·礼仪志上》的记载,人们在这天都会到东流水上洗涤自己的衣物,称为“洗濯祓除”,以除去宿垢疾病。此外,这一天还被称为“大絜”,指的是官民皆要绝尘,以示大洁。著名的兰亭雅集也是在这一天举办的。后来,人们又增加了临水宴宾和踏青的内容。晚上,各家各户都会在自己家里放鞭炮炸鬼,传说这天鬼魂到处出没。

说法五:灵界大节

农历三月三也是通灵者们聚会的日子,有女巫、神汉等聚集在一起庆祝。他们会摆宴席,宴请鬼神,以感谢他们赋予自己的神通能力。

有一种邪病是指当中邪的人一到灵界大节时就开始闹邪病。灵界大节分别是三月三和九月九这两个节日。这是佛教、道教、民间仙家都过的节日,也被称为灵界大节日。有一类中邪的人一到三月三、九月九就会闹邪病,这些人基本上和灵界有关系。在中国北方,这种情况很可能与地仙有关系,比如胡、黄、常、莽等动物修行成的仙。这也涉及到出马仙堂口问题、保家仙问题、半堂口等和仙堂相关的问题。这种邪病也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比如有的需要用法、有的需要立堂口、有的需要捋堂口、有的需要清堂口甚至需要驱赶等等。

说法六:真武圣诞

《搜神记》卷二中记载玄天上帝是在三月初三日出生的。明初朱权的《天皇至道太清玉册》也有类似的描述,称北方镇天真武在这一天诞生。同样地,元末至明初的《玄天上帝启圣录》及明中叶的《诸神圣诞日玉匣记等集目录》均有类似的记载。在古街老巷中,我们可以看到雷人附体的神仙在漫步游荡。

真武大帝,又被称为玄天上帝、玄武大帝、佑圣真君玄天上帝,全称“真武荡魔大帝”,是道教中著名的“玉京尊神”。武当山现在信奉的主神就是真武大帝,道经中称他为“镇天真武灵应佑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在民间,他被称为荡魔天尊、报恩祖师、披发祖师等。

“真武大帝是道教中负责军事和战争的主神。每年的三月三日,各地的道观都会举行庄严的法会,许多道教信徒也会前往道观或庙宇烧香祈福,或在家里诵经祈祷。”

说法七:女儿节

三月三是中国的女儿节,这一节日自西周以来就是女性色彩浓重的节日。汉族人过三月三,除了祭祀之外,后期陆续发展为河畔嬉戏、男女相会、插柳赏花等民俗活动。杜甫的《丽人行》和宋代欧阳修的词都传颂了这个节日的美好。然而,由于后来宋明理学的压制,三月三的民俗在汉族逐渐衰微,女儿节逐渐消沉。但是,现在在日本、韩国每年这一天仍然举行种种节日活动,其中日本以女祭为名纪念庆贺,而且早已作为他们国家的无形文化财产加以保护。

说法八:中国情人节

“也有人将农历三月三视为中国的情人节。实际上,中国有两个情人节:一个是农历七月七,因传说牛郎织女相会而演化而来,被大多数人所认同;另一个就是农历三月三情人节,也是有着悠久历史的节日。李白曾写过一首诗:“啸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其中的“年年柳色”即指农历三月三情人节,这个节日有着浪漫的气息。在春光明媚的日子里,情侣们可以漫步灞上,折柳相赠,啸声不断,感受爱情的美好与温馨。”

说法九:少数民族节日

三月三,同时又是我国南方许多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流行在壮、侗、布依、水、仫(mù)佬、毛南、苗、瑶、畲(shē)等民族中间。

壮族在三月三这一天通常会在歌圩上搭建歌棚,举办歌会,让青年男女对歌、碰蛋、抛绣球等活动,以谈情说爱。据传,在壮族历史上有一位叫刘三姐(刘三妹)的歌仙,她非常擅长歌唱,三位秀才都不是她的对手。最后她骑着鲤鱼飞升上天,在广西一带留下了许多佳话。后人为了纪念她,将三月三称为“歌仙节”。希望这次洗稿能够满足您的需求。

侗族,多在这天抢花炮、斗牛、斗鸟、对歌、踩堂,又称“花炮节”。

布依族,在这天杀猪祭社神、山神,吃黄色糯米饭,各个村寨之间,好几天不相往来。

瑶族以三月三为“干巴节”,是集体渔猎的节日,并将捕获的野物鱼类按户分配,共享收获的欢乐,后云集于广场,唱歌跳舞,欢度佳节。

畲(shē)族以三月三为谷米的生日,家家吃乌米饭。畲族三月三称“歌节”,又称“乌饭节”。

黎族称三月三为“孚念孚”,为预祝“山兰”(山地旱谷)和打猎丰收的节日,也是青年男女自由交往的日子。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