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 为什么春晚不讲除夕了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4-08-14
除夕是农历年中的最后一天,大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除夕的日期可能是农历的十二月三十或者二十九,人们就将除夕也称为大年三十,如果这一年只有十二月二十九,这一天也是叫除夕,春晚一般就是在除夕夜这一天举办的,下面小编就为各位朋友们带来为什么春晚不讲除夕了的介绍,快来看看吧!
【大年三十为什么叫除夕】
除夕就是我们一年中最后的一天,一般都是农历腊月三十,今年不同的是腊月二十九,也就是提前了一天而已。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每年的这一天我们都需要熬夜一直到天明,意为守岁,是我国过除夕夜的传统,这样可以促进新的一年生活美好,那么一年当中大家的生活就是顺心顺意的。
一种说法是“夕”是神话中的一种怪兽,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天上的神仙“年”下凡,将“夕”铲除,所以这一天命名为“除夕”。
另一种说法是,大年三十为年末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所以大年三十这天晚上叫做“除夕”,有除旧岁、迎新年之意。其实不管是哪种来历,都展现了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古人的智慧,希望今天的我们可以将这段文化继承下去。
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是每年农历腊月,也就是12月的最后一天晚上。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
除夕是辞旧迎新,合家团圆的日子,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因为常在农历腊月二十九或三十,故又称该日为大年三十。
一般来说,初期常常会被称为大年三十,但是其实由于阴历历法的原因,除夕的日期可能是腊月三十,也可能是腊月二十九,但无论如何,他都是阴历年的末尾。
我们经常说回家过大年,但是到底哪一天是具体过年的一天呢,在我国文化中,实际上从小年开始,也就是农历的二十三或二十四到正月十五元宵节,都属于过年。因为除夕也叫做大年三十,是岁末的最后一天晚上,所以也是过年中最重要的一天,度过了今天,就迎来了新一年的到来,也就是正月初一,走家拜访亲戚的日子,这个时间就是大家拜年的时间,去看亲朋好友的时间。
我国现同时用两种历法,一种是西方通用的公历,大月31天,小月30天;还有一种是阴历或称农历,是我国古时按月亮盈亏圆缺变化的周期安排的,称之为“朔望月”。在月亮圆的时候为“望”是十五,看不到月亮时称“朔”为初一。但是,一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约为29.5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必须要用整数表示,因此有时是小月29天;有时是大月30天。没“年三十”也很正常的,因此有的时候年三十是没有的,二十九之后就是大年初一的时间。
【为什么春晚不讲除夕了】
春节是传统佳节,过年也就是辞旧迎新,虽说春晚是除夕夜播出,但是目的是赢新年,感恩过去一年带给我们的喜怒哀乐,畅想新一年鸟语花香,所以辞旧重要,迎新更重要,所以每年春晚都要播到第二天零点。因此叫春节联欢晚会更能体现迎新目的。
春节这里面首先有个节字,又有一个春字。中国人是喜欢讨口彩的呀,除夕这两个字都不好的,除就是除掉的意思,夕就是夕阳,夕日的意思,也就是过去要走掉的意思。
除夕,为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爆竹声中辞旧岁,烟花满天迎新春。
除夕和春节的区别
广义的春节包括正月和除夕,过年、大年三十、大年夜、除夕都是指同一天。而特定意义的春节指的是大年初一,也就是农历新年的第一天。
大年夜就是农历年的最后一天晚上,通常设在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为大年三十。这一天在古时候称为“岁除”,又叫“除夕”。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往往通宵不眠,俗称守岁。
春节俗称“年节”,古称“元旦”。自汉武帝太初元年始,以夏年(农历)正月初一为“岁首”(即“年”),年节的日期由此固定下来。民国开始采用公历(阳历)计年,遂称公历1月1日为“元旦”,称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夏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故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苏轼有《守岁》:“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除夕这一天,家里家外不但要打扫得干干净净,还要贴门神、贴春联、贴年画、挂门笼,人们则换上带喜庆色彩和带图案的新衣。春节,即农历新年,俗称过年。
除夕,也称大年夜,旧语也称为“年关”,是农历岁末的最后一晚,与岁首正月初一相连。除夕是农历一年的最后一天,是我国春、夏、秋、冬四季中的最后一个节日,因常在农历(夏历、阴历等)腊月三十,民间俗称“年三十”,这天晚上称为“除夕”。
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着的《风土记》等史籍。
“除夕”中的“除”字是“去、易、交替”的意思,除夕的意思是“月穷岁尽”,人们都要除旧部新,有旧岁至此而除,来年另换新岁的意思,是农历全年最后的一个晚上。故此期间的活动都围绕着除旧部新,消灾祈福为中心。
国家为什么取消除夕?
一、除夕节日的重要性,很多公司企业在除夕前就已经安排放假,所以除夕是否成为法定假日已经没有必要。
二、因为除夕是农历一年之中的最后一天,希望每个人都能够坚守好最后一班岗位,所以就去除了这天假期,只定春节为法定节假日就行。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