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冬至 > 冬至在几月几号 冬至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冬至在几月几号 冬至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10

冬至在几月几号,冬至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它标志着阳光开始逐渐南移,白天逐渐缩短,夜晚逐渐延长。冬至是一年中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日子,也是我国民间的一个重要节日。冬至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吃一种叫“冬至饺子”的食品,这种饺子形状像元宝,馅儿多、汤多,寓意丰收、财富和幸福前程。同时,人们也会吃一种叫“冬至饭”的食品,它通常是由糯米和红枣等食材制成,代表着团圆和家庭和睦。在中国的许多地方,冬至这天还有一些特别的习俗,比如南方地区有“冬至吃饺子,夏至喝面汤”的风俗,北方地区则有“冬至日,蒸馍米”的传统。总之,冬至不仅是一个自然现象,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人们对于时间和生活的认知和感悟。

冬至节气的意义是什么

冬至是哪一天

2023年的冬至是在12月22日,冬至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标志着太阳到达黄经270度。据《恪遵宪度抄本》记载,冬至日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至,因此称为冬至。在冬至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的白天最短、夜晚最长。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时代,中国就用土圭观测太阳,制订出了冬至作为二十四节气中最早的一个,其时间在公历每年的12月21日至23日之间。

冬至过后,虽然太阳高度角逐渐升高,但这是一个缓慢的恢复过程。每天散失的热量仍然比得到的热量多,导致热量“收支不平”的情况。到了“三九、四九天”,热量积累最少,温度也最低。中国地域广阔,不同地区的气候景观差异很大。虽然冬至日的白昼较短,但冬至日的温度并非最低。在冬至之前,由于地表上还存在“积热”,所以并不会很冷。真正的寒冬是在冬至之后。由于中国各地气候的差异很大,因此这个天文意义上的气候特征对于中国的大多数地区来说都有一定的延迟。

经过冬至后,中国的气候会逐渐变得更加寒冷,这也是进入了所谓的“进九”或者“数九寒天”的阶段。“数九”的计算方式是从冬至逢壬日或者冬至开始,每九天为一个“九”,直到数到“九九”八十一天,这时寒冷的天气已经结束。九天为一个“九”,数了“九九”就是“完九”或者“出九”,意味着冬寒变成了春暖。

冬至三候

冬至的三候是指在中国传统节气中,冬至期间天气变化的三个阶段。第一候是水开始结冰;第二候是地面开始冻结;第三候是雉鸟进入大水中,形成蜃景效应。这些阶段的变化标志着中国北方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一候水始冰

在北方地区,强冷空气阵营非常强大,而这种气流经常向南移动,给人们带来了大风降温和雨雪天气。通常来说,冬至过后,我国便进入到了严寒的季节。在北方的地区,此时的水已经冻成了冰。我记得,无数个冬日的早晨,露珠凝结在各种工程和绿色植物上,像变魔术一样变成了各种形状的冰柱和碎冰,晶莹透明,非常有趣;而小孩在睡前最喜欢的事情之一,就是把清澈的净化水倒进桶里,待到早晨醒来,取出那透明晶莹的冰块玩耍。还有些不懂事、淘气的孩子们,会把冰块放进嘴里咬,发出"嘎嘣"的响声。在冬天,一小块小的冰能给孩子们带来无限的乐趣和快乐。

二候地始冻

在冬至之际,北方的丰收已经完成,裸露的土地资源成为了人们极其关注的问题。这时,雨水经过霜降,土壤的表面常常会出现一层薄冰,成为了土地资源的保护者。虽然这层冰面很薄,但是它们都包裹并守护着土壤。由于土地资源是民生之本,冷冻的土地在以它自身的形式提醒人们:地冻将息,如同人的省思,以贴近生活以博采众长之道来告诫人们生活中的关键问题。

三候“雉入大水为蜃”

大雕是指野山鸡一类的鸟类,而大蛤则是一种海生物。冬至过后野山鸡一类的鸟类会逐渐减少,但海边会出现与野山鸡相似线条和色调的大蛤,因此古代人认为冬至后的大雕就变成了大蛤。这个说法充满了想象力和戏剧性。古代科技相对落后,人们只能通过想象和猜测来描述自然界的现象。实际上,冬天候鸟北迁,降雨减少,海面和江河水位也会下降,因此人们还可以在海滩上看到大蛤。

2020-2030冬至时间表

冬至时间: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冬至时间:2021年12月21日 星期二

冬至时间:2022年12月22日 星期四

冬至时间:2023年12月22日 星期五

冬至时间: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冬至时间:2025年12月21日 星期日

冬至时间:2026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冬至时间:2027年12月22日 星期三

冬至时间:2028年12月21日 星期四

冬至时间:2029年12月21日 星期五

冬至时间:2030年12月22日 星期日

冬至的意义是什么

冬至是一个重要的节气和节日,它预示着冬季的到来。在古代,人们会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来庆祝这个节日。具体来说,冬至时太阳的黄经为270度,此时阳光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使得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黑夜最长,也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到来。根据天文学的规定,北方人吃冬至面后,白天会逐渐变长,这就是“北吃了冬至面,一天长一线”的典故。总之,冬至作为一个重要的节气和节日,对于人们来说有着深远的文化意义。

冬至是中国传统的一个重要节气,它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太阳南行的极致,此时北半球的太阳高度达到最小值。在冬至这一天,太阳光线将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的倾斜度最大。此时太阳南行已经到达转折点,之后太阳将开始走"回头路",而直射点将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这也意味着北半球的白昼将逐日增加。由于冬至前后,地球处于其运行轨道上距离太阳最近(即近日点)的位置,所以地球在这段时间内会运行得稍微快一些,这使得全年南半球太阳直射的时间比北半球少约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相对于夏季而言略微缩短了一些。

冬至是北半球上一年中日照时间最短的一天,夜晚则最长。这一天过后,阳光照射的时间将逐渐延长。古代人认为这一天是阴极的极限,从此开始阳气复苏,所以将其称为“冬至”。冬至之后,气温逐渐下降,各地进入最寒冷的季节,人们称之为“进九”。在中国民间,冷天气会持续到“三九”,而炎热的天气则会持续到“三伏”。

根据现代天文科学的测定,冬至日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这导致了阳光对北半球的倾斜度最大,因此北半球白天最短、黑夜最长。随着时间的推移,太阳逐渐北移。

在中国古代,冬至被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因为它有着很特殊的意义。人们相信,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所以要庆祝。冬至的到来标志着阳气逐渐回升,白昼逐渐变长,它代表着一个新的节气循环的开始。在《晋书》中也有记载,称魏晋时期的冬至日受到了万国和百僚的贺称,它所体现出的庆祝仪式并不亚于正旦。这表明了古代对冬至日的高度重视和尊重。

目前,许多地方仍将冬至视为一个重要的节日。在北方地区,人们会进行宰羊、吃饺子和馄饨等习俗,而在南方地区,人们则习惯于吃冬至米团和冬至长线面。此外,各地还会展开祭天祭祖等仪式庆祝冬至节。

冬至的由来

中国的星象文化有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积淀,廿四节气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据传,廿四节气最初是根据北斗七星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的,因为北斗七星指向不同的方向,而在不同的季节和时间,会指向不同的方位。例如,当斗柄指向东方时,整个天空因为春天的到来而充满活力;当斗柄指向南方时,仲夏的酷热天气就会占据整个天空;当斗柄指向西方时,秋天的凉爽和枯黄就会扩散到每一个角落;当斗柄指向北方时,整个天空就会因严寒而变得寒冷。

而廿四节气是上古农耕文明的产物之一,它与干支时间以及八卦等有着牢不可破的联系,凝聚了千百年来人们对春夏秋冬、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的认知和理解。因此,廿四节气在中国不仅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更对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具有深远的影响。

西汉武帝时期,将“二十四节气”纳入《太初历》作为指导北方中原地区农事的历法补充,采用土圭测日影法在黄河流域测定“二十四节气”。后来,二十四节气在传承发展中被列入了农历中,成为农历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现代的“二十四节气”是根据太阳在回归黄道上的位置来确定的,即以春分点为0度起点,太阳在黄道上每运行15度为一个“节气”。

冬至是一个反映太阳光直射运动的节气,因其太阳南行到极致并直射南回归线而有“日南至”之称。此后,太阳直射点往北回返,标志着一个新的太阳往返运动循环的开始,也意味着北半球各地白昼逐日增长。《汉书》中提到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所以冬至也是一个吉日,值得庆贺。过了冬至,随着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太阳高度也会回升,这标志着一个全新的循环开始。

冬至的风俗

冬至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同时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的重要节气之一。在各地的冬至节庆团圆晚宴上,人们都会准备丰盛的食物来庆祝这个节日。除了楼主提到的风俗食物,还有一些地方有其它特色的冬至美食。

例如,在四川乐山,人们吃的是“珍珠豆腐汤”;在安徽巢湖,人们吃的是“冬至甜酒和锅贴”;在云南的哈尼族地区,人们吃的是“牛肉新竹卷”和“酸鱼片”,它们代表了传统的哈尼族烹饪艺术。

无论是哪种风俗食物,都和中国人传统的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它们不仅富有营养价值,更是中国人重视团圆的象征。希望大家在这个传统佳节里都能享用到美味的冬至食品,品味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传统习俗认为,在冬至这一天吃羊肉可以帮助人们御寒保暖,增强身体的抵抗力,同时也可以增加身体的热量,为寒冷的冬季储备能量。此外,在这一天吃羊肉还有祈求来年吉祥如意、平安健康的寓意。在山东滕州一带,冬至被称为“数九”,为了庆祝这个传统节日,人们会送礼,特别是送羊肉等滋补食品给长辈。同时,各家各户也会喝羊肉汤,以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御寒冷的能力。

在江南的一些地区,吃汤圆是比较普遍的,因为它寓意着团圆。每年冬至清晨,家家户户都会磨糯米粉,然后用糖、肉、菜、水果、萝卜丝等做成馅,包成冬至团。这些团不仅是用来自己食用的,也会赠送给亲友以表示祝福之意。

传统的杭州年糕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美食之一,尤其在农历新年期间是必不可少的节庆食品。年糕制作使用的是黏性大的糯米或者米粉,在经过蒸制后形成了糯糯的口感和丰富的口味。春节和冬至时,全国范围内都有保留吃年糕的传统,成为了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一部分。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