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重阳节 > 重阳节是又被称为什么节 重阳节起源于什么

重阳节是又被称为什么节 重阳节起源于什么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6-27

重阳节是又被称为什么节,重阳节是我国传统的节日之一,日期在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日。在这一天,人们会一起登高,祭祖,喝菊花酒,吃重阳糕等活动。因为“九”与“长”同音,所以也有一些地方将重阳节称为“重九节”。

重阳节起源于什么

重阳节是什么节:中国传统节日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每年农历的九月初九日庆祝。据《易经》所述,“九”是阳数,而“九九”则是两个阳数相加而成,因此被称之为“重阳”,也源于九日与九月同号相合之意。重阳节被看做是归真之节,是一种迎接新的开始的庆祝。在古代,人们认为重阳节是祥瑞的日子,和子孙健康长寿,家庭和谐等美好愿望有关。

重阳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在古时民间,人们在这一天有许多习俗。其中包括登高祈福、秋游赏菊、佩插茱萸、拜神祭祖以及饮宴求寿等。这些传统习俗一直传承至今,同时又添加了新的内涵,比如尊敬老年人等活动。当今重阳节的庆祝活动主要围绕两个重要主题展开,一个是登高赏秋,另一个是感恩敬老。在这一天,人们会前往高山或者户外赏秋,欣赏美景,也会举行感恩敬老活动,感谢老年人的养育之恩,一同享受美好的时光。

据考证,重阳节作为秋季的传统节日已经有了2500年以上的历史。古人在农作物丰收的季秋时节,会举行祭天帝、祭祖的活动,以感谢天帝和祖先的恩德。这种形式的丰收祭祀活动,是重阳节存在的最原始形式。

在唐朝时期,重阳节逐渐演变为尊老敬老的节日。唐朝诗人白居易曾有诗句“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描写了重阳节各家境况不一的长辈和晚辈们聚在一起,欣赏赏花赏景,并一起度过这个传统的节日。自此之后,重阳节成为了尊老敬老、敬祖祭祖、秋游赏景的节日。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发展的进步,重阳节的庆祝形式也逐渐多样化,不仅仅是向老人赠送礼物和表达敬意,还有一些专门活动和庆祝,如长者文艺表演会、老年人盆景展览、戏曲表演等。

重阳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可以追溯至上古时代,但其确切起源尚无明确证据。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在九九重阳日登高祭祖,后来逐渐形成了重阳节的习俗。在西汉时期,重阳节逐渐普及,成为一个正式的节日。唐代以后,重阳节成为传统节日习俗揉合定型的重要时期,其主体部分传承至今。重阳节的主要活动是登高祭祖、赏菊、喝菊花酒、佩戴艾草等习俗。重阳节是一个古老而有深刻意义的民俗,与除夕、清明、七月半并称中国传统四大祭祖节日。

重阳节是鬼节吗:不是

重阳节虽然有祭祖的习俗,但不是鬼节。

《易经》中把数字“九”定为阳数,九月九日两个九相重,故而叫做重阳节,又称为重九节。早在战国时期,重阳节就已经形成,唐代时,重阳节被正式定为民间节日,此后历代皆有沿袭至今。

重阳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据《吕氏春秋》中《季秋纪》所载,九月份是农作物收获的季节,人们要召集家宰,做好农事准备收获五种粮食。此外,还有一项重要的活动,就是收集所有的帝籍,然后将其收藏在神仓中,必须要祗敬必饬。在这一天,人们进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包括向天帝和祖先祭祀,感谢他们的恩德并向他们祈祷。由此可见,重阳节的起源与农业恩泽有着密切的关系,并且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