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三民俗小常识 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4-14
三月三民俗小常识,“三月三”是我国多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其中最受欢迎的地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这个节日的起源并不清楚,但据说它有很长的历史。据老黄历所说,广西壮族“三月三”节日的起源与祭拜龙王有关。这一天,人们将在龙王庙祈求雨水,同时举行观赏龙船比赛和龙舞表演的活动。此外,人们还会在这一天举行婚礼、拜祖、祭祖等活动。总之,“三月三”是一个充满欢乐和祥和气氛的节日,是广西壮族人民的重要文化活动之一。
三月三有哪些民俗
“三月三”主要流行于江南地区。它源于古代的农事社会,是寻求丰收和祭祀祖先的一种民间传统。在这个节日里,人们会祭拜祖先或到江河湖海之中洗澡,称为“沐浴仙女”或“踏青节”。在江南地区,三月三也是赏花的好时节,人们会到山野或公园中赏花、游玩和野餐,共度节日欢乐时光。
在广西,农历三月三的时候有一个壮族传统歌节,又称为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壮族每年有多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其中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节日最为盛大。这个节日,每户人家都会做五色糯饭和彩色的蛋,共庆节日。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搭起竹子和布匹的歌棚,接待外村歌手。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也有老人和小孩来观看和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两千人,大的可达数万人之多。
在田阳县的乔业,有一个较大的歌圩,周围都是摊贩,民贸十分活跃。当地的群众都很热情地接待来赶歌圩的人,无论相识与否。男女青年们在歌圩场上赛歌、赏歌,歌声此起彼伏,异常热闹。如有情侣相遇在歌圩,可通过对歌来表达情感,如果情投意合,双方就会互赠信物,以此来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
抛绣球是一种娱乐活动,也可以作为定情的象征。当姑娘喜欢上某个小伙子时,她会向他抛绣球。另外,碰彩蛋是一种互相取乐的方式,也具备一定的定情意义。歌节是广西地区的民族艺术盛会,旨在弘扬民族文化。1985年,广西区人民政府将三月三定为广西民族艺术节。
农历三月初三,被壮族人民称为“三月三”,这是一个举行歌圩的日子。更常被称为“歌婆节”或“歌舞节”。
“歌圩”是壮族人的一个传统习俗,外族人称之为汉名。壮族语称之为“欢龙垌”,意思是到田间去唱的歌,有的地方也叫做“欢窝敢”,意为出洞外唱的歌。由于壮族人过去很少建造寺庙,神像都放置在岩洞里,因此岩洞里是神圣的场所,必须保持肃穆。只有到岩洞外才能放声自由歌唱。
“广西成歌海,都是三姐亲口传”这一句是广西流传的山歌歌词,反映了壮族歌圩节的起源与刘三姐的密切关系。
根据传说,刘三姐是一位唐朝时期的女子,出生在广西宜山的一个渔民家庭。自幼喜欢唱山歌,成年后容貌美丽,天赋异禀,声音悠扬。附近的一个财主莫怀仁好色且贪婪,强迫刘三姐与他成亲,但刘三姐义无反顾地拒绝了他。莫怀仁愤怒之下,派人将刘三姐丢到了河里。刘三姐漂洋过海来到了柳州,并得到热心人的帮助,在鱼峰山下安家落户。得知此事的乡亲们纷纷前来拜访,向她请教山歌,并调制出一种独特的花鼓调式。
刘三姐继续唱她的山歌,那洪亮的嗓音、那富有感染力的表演深深地吸引着人们。一位年轻的猎人听了她的演唱后便深深地爱上了她,并成为了她的丈夫。这对夫妇开展了他们的唱歌事业,并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不过莫怀仁仍然没有死心,他找官府合谋,将刘三姐和她的丈夫赶到了鱼峰山下的小龙潭,并将他们扔进去。当乡亲们将他们的尸体打捞上来时,忽然间一股清风袭来,只见刘三姐和她的丈夫骑在一条鱼的背上,朝着天空飞去,还在高处唱着那熟悉动人的山歌。
从此,人们都相信刘三姐成了神仙,并称她为歌仙。为纪念她,每年农历三月三日,当地的人们都会举办盛大的歌圩,三天三夜不间断地唱山歌,以此祭奠她的精神和声音。
根据记载,据记载,歌圩节已有上千年历史。在宋人编写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关于壮族男女盛装聚会作歌的记载。宋元以后,壮族山歌得到了迅速发展,歌会十分盛行。到了清代,更形成了数百人甚至数千人聚集在一起唱歌的大规模“歌墟”。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