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丰富 礼节繁多的兰州春节习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3-14
老兰州人有这么一句话说:“喝过了腊八粥就糊涂了!”意思是腊八时近年关,忙忙碌碌一整年的兰州人此时已经放下了手中的活计,投入过年的准备中,别的事就不怎么管了,所以笑说是“糊涂了”,那么今天的老黄历就为你介绍,食物丰富,礼节繁多的兰州春节习俗。
腊月廿三:打发灶爷上了天
腊月二十三,打发灶爷上了天,这天兰州人要吃灶饼子,灶饼子起源于腊月二十三给灶王爷敬献的美食,期待他老人家“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烙的薄薄的灶饼子,卷菜吃很香!
腊月廿四、廿五:卫生大扫除
腊月二十四、二十五是大扫除日,扫房、擦窗户、洗衣被通常在这两天完成。
腊月廿六、廿七:炸油果子
兰州的妇女精工细作,制作的油果子品种繁多,用姜黄、红曲、菠菜汁等色料,和成五色面团,然后显出手段,制成指头蛋大小的蜂蝶昆虫、鱼虾蜻蟹、虫蛹蝌蚪、龙虎马羊、鸟鼠鸡鹅、花卉草果等形状;经清油炸出色彩艳丽,形态逼真;端上桌面,五彩缤纷,琳琅满目,使人眼花缭乱,吃起来香脆酥甜,极为适口。
腊月廿八:蒸馍馍
“二十八,蒸枣花。”这是民间腊月二十八的风俗习惯,意思是到了腊月二十八这天,不论你是做红枣、蜜枣馅儿的,还是红豆馅儿的馒头,今天就得开始蒸馒头了。按照老人的话说,其实这就是开始准备过年的主食。
腊月廿九:做糟肉、炸丸子、蒸八宝饭
可以说糟肉代表着老兰州的年。兰州人过年别的可以不讲究,但若没有一碗糟肉,这个年就感觉没过好。
相传兰州人过年吃糟肉起于明朝。当时明肃王从江苏迁兰,其家眷随从形成第一代老兰州人。江苏人过年喜食酒酿蒸肉,而兰州周围不产稻米,自然没有了酒酿。第一代老兰州人为了吃到家乡味,更主要是为了在春节表达自己对南方家乡的思念,就地取材制作兰州酒酿蒸肉。
久而久之,兰州糟肉就定型为五花肉和与酒酿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豆腐乳的搭配,一直延续至今。从而形成与淮沪、陕西的糟肉不一般,但又神似的制作方式。蒸出来的肉更为健康,可上桌品食,也可夹馍吃,肥而不腻,口感软烂,肉香和酱豆腐香绕于舌尖,是兰州的年味之一。
这也让很多50年代后移民来兰的新兰州也无不为之倾倒,纷纷从老兰州那里拜师学艺并加以创新,如有些两广移民就喜欢仿照他们那边的余头扣肉的做法在两片糟肉中加入芋头,甚至是鸭肉,菠萝,雪梨等。
腊月三十:贴对联、守岁
大年三十的下午贴窗花贴对联;晚饭很丰盛,把几天来做的好吃的统统端上桌;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到晚上九点多再吃一顿臊子面算是夜宵。大年三十的晚上还要在灶台上摆上糖、瓜子、油果子等食物迎接灶王爷回家。通常讲究这天是不能扫地的,初一早上才能扫地倒垃圾。
大年初一:转亲戚、拜年、逛庙会
大年初一早上吃饺子,然后就开始给长辈和亲戚们磕头拜年,拜年时间长达半个月,从初一到十五,亲朋好友都要走到;兰州有小年大十五的说法,也就是说到十五收盘子年才算正式过完。
兰州人在大年初一,有逛城隍庙的习俗,这天城隍庙人山人海的,人们在这里上香、听秦腔、泡茶馆、淘古玩、吃小吃,有的什么也做,就是看热闹。
到初五以后周边乡村的社火队、高跷队就进城了,在白塔山下的金城关广场、五泉山等兰州市着名景点和公园进行表演,特别是永登县的高跷和皋兰县的太平鼓,都是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留下来的传统民俗表演,作为民俗采风、摄影是大有看头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