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小知识 济南中秋节有何习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8-16
中秋节小知识,中秋佳节即将来临,各地的节日习俗多种多样,而在济南地区,有供奉“兔子王”的习俗。老舍先生的小说《四世同堂》中曾描写过“兔子王”的形象。那么为什么济南中秋节要供奉“兔子王”呢?今天的万年历就为你介绍。
济南中秋节有何习俗
老舍在《四世同堂》中描写了“兔子王”的形象:“脸蛋上没有胭脂,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红色的细线,细长的白耳朵上还有些浅红色的点缀,给小兔带来了一种英俊的样子,就像是兔子界的霸主黄天霸。它上身穿着朱红色的袍子,腰以下是翠绿色的叶子和粉红色的花朵,每片叶子和花瓣都染上了鲜明而协调的颜色,绿叶和红花散发着动人的光芒。”这个形象的描述让人对“兔子王”充满了想象力。
根据民俗专家的介绍,过去济南地区的人们居住在四合院和大杂院里,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他们会在四合院里摆上供桌,摆放各种水果和糖果,进行中秋祭月。而其中比较特殊的是在祭月时,会把“兔子王”放在供桌上,以兔神的身份接受祭拜。祭拜结束后,兔子王就成了孩子们的玩具。
过去的济南每逢中秋,从普利门到舜井巷的一条主要街道都会摆满销售“兔子王”的摊位,吸引了大量市民观赏和购买,成为中秋节的盛景。
关于兔子王的起源,济南有一个民间传说。据说,很早以前,济南地下有很多泉眼,冒出的泥汤弄得到处都是水,又脏又潮湿,穷人和孩子们经常生病。人们说月亮奶奶有治病的药,但只为一些富人治病,穷人无缘得到。有个名叫任汉的年轻人为了救济穷人,决定在月亮奶奶的生日那天偷些药饼。他混进广寒宫后,得到了仙女的帮助,偷到了药饼。
然而,当他准备离开时,外面突然乌云密布,月亮奶奶即将出来送客,如果被她发现,后果不堪设想。这时,仙女身边的白玉兔说:“我可以牺牲自己,剥下我的皮披在你身上,变成一个白兔,这样你就能从云彩眼中钻出去。”说完,兔子撞到广寒宫的大门上就死了。
为了济南的穷人,任汉忍着悲痛接过兔皮披在身上,变成了兔形,带着一串药饼从云彩眼中钻了出来,恰好降落在济南的一条巷子里。他为了尽快把药分给穷人,把药饼塞进了七十二个水泉的泉眼里。这些泉水立刻变得清澈甜美,成为了济南七十二名泉。药饼被泉水冲刷后,流到了各处,一夜之间就流遍了整个济南城。第二天,家家户户煮的饭都香喷喷的,那些有疮病的人吃了后都病愈了。
后来的人们虽然不知道任汉的故事,但记得八月十五那天从天空中降下了一只白兔,并带来了许多药饼,救了整个济南城的人。所以每逢这一天,家家户户会制作点心成为药饼的样子,供奉一个泥塑的兔子神。久而久之,人们就把兔子神称为兔子王。在济南方言中,药和月读音相同,所以药饼也逐渐演变成了月饼。
关于兔子王的传说在民间已流传了很久,但真实的历史又是怎样的呢?济南兔子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周秉生介绍说,兔子王最早出现在清朝,特别是清末民初时最为兴盛。当时制作兔子王的商家有米家、解家、张家、周家等30多家,主要集中在盛唐巷一带进行批发,解放后则迁至顺河街一带。
当年的商家通常会在桌上铺上白布,将各种大小、形状各异的兔子王摆成一座“兔子山”。中秋节期间,从普利门到舜井街的一条主要街道上,几乎每个水果摊位都能看到兔子王,人们常常买几个兔子王、西瓜和月饼带回家供奉。祭拜结束后,兔子王就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玩具。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由于"破四旧"运动,各家祖传的兔子王模具全部被毁,导致停工多年。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些老艺人才重新发扬起这门传统手艺。当时,兔子王甚至参加了北京的展览,受到了广泛好评,并被中国民间艺术博物馆收藏。
在济南,"兔子王"一般是用泺口的黄河胶泥制成,然后镶嵌头盔、镜片、绒球、耳朵、手臂、枪头等,晾干后上白粉,并进行彩绘。现在,济南有两家比较有名的"兔子王"作坊。其中一家是"周氏兔子王",从晚清开始已经传承了四代,代表着兔子王的传统风貌,传人是周秉生。
另一家是位于芙蓉街的"泉城兔子王",代表着兔子王的现代创新。他们的作品结合了神话传说和历史资料,融入了许多济南本土特色。他们主要出产泉城特色的旅游纪念礼品,经营者是杨峰。
以上就是关于中秋节小知识和济南中秋节有何习俗的介绍。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