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中秋节 > 泉州中秋习俗很精彩 泉州中秋有哪些习俗

泉州中秋习俗很精彩 泉州中秋有哪些习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5

泉州中秋习俗很精彩,中秋节是一个流行于许多国家的传统文化节日,它在每年的农历八月十五日庆祝。自2008年起,中秋节被正式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尽管赏月、吃月饼和博饼是中秋节庆祝活动的最常见且最受欢迎的形式,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庆祝方式。在泉州,中秋节有各种各样的传统习俗,让人们能够深入了解当地文化。

泉州中秋有哪些习俗

拜月娘妈

泉州人将月亮视为“月娘妈”,表示对月亮的崇拜。在中秋之夜,旧时民间的妇女们有拜月的传统活动。他们在庭院或天井中摆放香案,摆放当季的瓜果和月饼,虔诚地祭拜月娘妈,点香祈愿,祈愿心愿能够如愿以偿。

赏月

赏月是最古老、最受欢迎的民俗活动之一。中秋节的夜晚,月亮特别明亮。赏月可以是家庭活动,也可以是团体聚会,如与亲朋好友、同学同事一起。大家可以在庭院、公园、阳台、屋顶甚至露天公共场所赏月。同 时,享用美味的月饼和香茶,唱歌聊天,分享往事,别有一番乐趣!

博饼

据传,博饼起源于清朝,当时台湾还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是由郑成功的部下洪旭发明的。由于台湾地势崎岖,交通不便,士兵们离开家乡已经很长时间了,而中秋佳节是中国传统的团圆日,洪旭想给士兵们一个快乐的节日,让他们感受到家乡的温馨。于是他就发明了博饼游戏,士兵们玩耍之余可以互相慰藉。 博饼游戏规则简单易懂,玩家将骰子扔入一个碗中,碗底设置一定数量和大小的洋葱,骰子面朝上的点数决定你随机到的洋葱数量和大小。一些洋葱有奖励,一些洋葱没有奖励,如果你随机到一些没有奖励的洋葱,你需要重投。只有当你同时随机到了一些有奖励的洋葱,并且点数加起来等于特定的数字时,你才能获得奖励。随着时间的推移,博饼逐渐成为了中秋节活动中的一个传统节目,也成为了台湾文化的一部分。

在中秋节前夕,商家销售用于供奉戏曲表演的“会饼”,总数为63块,这个数字隐含着“七九六十三”的吉利数字。在古代文化中,九九八十一是帝王的象征数字,八九七十二则是千岁的象征数字,而七九六十三则是王爷的象征数字。由于郑成功是延平王,因此他选用了数字63。

博饼,又名博状元饼,是一种仿照科举规制的游戏。博饼游戏中,会制作一个特大号饼,直径约6寸,称为“状元饼”,形似一轮明月,饼上印有“嫦娥奔月”、“桂树玉兔”等图案。游戏参与者会摇骰子,掷骰子的点数决定了自己所获得的饼,如果掷到“状元饼”,则可以获得最高奖励。博饼游戏源于中国古代的爱国游戏,现已演变为一种传统文化活动,深受民众的喜欢。

这组饼干分为五种不同大小的饼,其中二号饼有两个,直径约4寸,被称为“对堂”饼,象征着“榜眼”;三号饼有四个,直径在2至3寸之间,叫做“三红”饼,代表着“探花”;此外还有八个“四进”饼,直径约1.5寸,代表着“进士”;十六个“二举”饼,直径约1寸,象征着“举人”;最后还有三十二个直径略大于半寸的“一秀”饼,代表着“秀才”。

“博状元”这个游戏非常简单,只需要一只碗和六个骰子。你可以邀请家人朋友一起玩,每个人轮流将六个骰子掷入碗中,并据此得到相应数量的饼干,在饼干被分完之前一直进行游戏。根据骰子上的点数多少来分配饼干数量,这个游戏非常有趣,适合在家庭聚会或休闲时玩耍。

游笋江

成年人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得到娱乐。在过去的中秋月夜,泉州人习惯结伴前往笋江游玩。据说“笋江月色”是旧时泉州八景之一。据传,在中秋之夜的三更时分,月亮会照射在笋江桥中,每一个桥坎都能映出一轮皓月。

中秋之夜,在笋江碧波荡漾中,水面上映出清源和紫帽二山的倒影。人们欣赏着皎洁的月光,感受着江畔的微风,感受南音丝竹的余音,一拥而上前往游江,以期观赏笋江的月色奇观,度过一个美好的中秋节。

烧塔仔

烧塔仔是乡下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项活动,这种活动充满了乡土气息和童趣。在中秋节来临前的两三天,孩子们会到处捡砖头瓦片,在旷野中叠成一个圆形的“塔仔”。这种“塔仔”的大小不一,通常叠成五层或七层,每层都会裱上花花绿绿的五色纸。

塔仔是孩子们喜欢的泥塑偶像,每年农历八月十四到十六这三天,孩子们组成团队到处捡干柴禾,把它们装满塔仔内部,然后在塔中点燃。火势越旺,越能看到美丽的彩气。孩子们每晚都兴致勃勃地烧塔仔,火光在月色下辉映,照亮乡村的各个角落。孩子们还互相邀请参观,比烧塔仔的壮观场面更让人沉浸在欢乐中。

传说烧塔仔的俗事起源于元末时期,当时刘伯温在月饼中藏字条,约定在每年八月十五日举火为信号,发动武装起义。这个故事至今在民间流传,相传“三家养一元,一夜杀完全”的故事也是由此而来。烧塔仔的习俗至今仍然保留,举火为信号也成为了民间的传统。

放“孔明灯”

在广场上,可以用两条长板椅垫足作为支撑,四个人站在椅子上,握住孔明灯的四个角落,另外几个人扶起孔明灯的底框。当点燃孔明灯内的油枝时,利用热气和浓烟的上升,孔明灯会缓慢地涨起,仿佛欲飞升天空。等孔明灯膨胀到合适的大小并且达到相当高的高度后,就可以松开手,孔明灯便会轻盈地飘升起来,美妙的在空中自由飞舞,与明月互相竞争,烘托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氛围。

敬田头

这是一个富有乡村气息的节日祭奠活动。据乾隆《泉州府志》记载,泉州人在中秋节时会用月饼、番薯、芋魁来祭祖,两天前,亲朋好友会相互赠送这些食品。在过去的千百年间,泉州人不仅保留了用番薯和芋魁祭祖的习惯,还有用这些食品敬奉田头的风俗。由于番薯和芋魁一直是农家中秋必备的食品,因此在泉州还流传着“八月十五众人芋”的俗语。

在过去的私有制时代,农民的生计和土地种植息息相关。收成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个家庭的生活质量,所以农民总是期望着顺风顺水。他们祈求土地神灵保佑他们的田地无虫无害,顺利地耕作。同时,在中秋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农民们会用篮子装着蒸过的番薯和芋魁,然后在自己的田地四处祭敬,希望来年的收成丰收。

听香

听香是一项古老的活动,在封建时代,尤其是中老年妇女之间非常流行。这项活动通常在中秋节夜间举行,女性们会到自己的铺境内的土地庙或其他庙宇里焚香祷告,并向神明请示自己需要问卜的心事。之后,她们会手持香炉走到人群中,聆听第一句入耳的词语,来预测自己未来的命运。

在泉州劳动妇女中有一种习俗,类似于“测字”,就是通过某些方法来判断问卜的结果。尽管有些迷信的成分,但这种习俗也带有一些游戏的性质,因此受到许多劳动妇女的欢迎。在泉州,还有一句俗谚叫做“祖师公听香”,这是由于市区后城“祖师公”中秋夜听香的盛况而流传下来的。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