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的闰年 农历的闰年怎么计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4-18
农历的闰年,现在所用的农历,据说我们的祖先远在夏代(公元前17世纪以前)就使用了这种历法,所以人们又称它为"夏历"。解放后还仍然叫做"夏历",1970年以后我国改称为"农历"。农历闰年是怎么算的是不是跟阳历一样有公式可算?好奇的话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农历的闰年怎么计算
农历的闰年即含有闰月的那个年份。我们知道,一个回归年的总长度为365.2422日,而一个朔望月长度为29.5306日,十二个朔望月构成农历年就长度为29.5306×12=354.3546日,有十天左右的差距,如果不弥补的话,那么若干年之后,春节就有可能跑到夏天去了。
为了协调回归年与农历年的矛盾,我们的祖先在天文观测的基础上,找出了19年加7个闰月的办法,即“十九年七闰法”,把回归年与农历年很好地协调起来,使农历的元旦(春节)总保持在冬末春初。现在置闰的方法是两个冬至之间,如仅有12个月则不置闰,若有13个月即置闰。置闰的月从“冬至”开始,当出现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这个月就是闰月,其名称是在前个月的前面加一个“闰”字。
农历闰哪个月?决定于一年中的二十四个节气。
我国农历将二十四个节气分为十二个节气和十二个中气,其中序数为奇数的(如立春)成为节气,偶数的(如雨水)称为中气。
农历以月亮为周期(阴历),十二个月历总共约有354天;再配合年历(阳历),年历则是根据地球公转所形成的四季变化而得的周期所编制。而月历较年历短,两者相差了11天,因此,便要每19年加多7个闰月来填补误差。而决定那一个月做闰月,则依廿四节气而定,农历月份通常包含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如惊蛰╱秋分等等,若某农历月份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历法便会把该月多加一个月以作为闰月。以2006年为例,农历七月正好是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闰七月来作调整误差。
二十四节气在农历中的日期是逐月推迟的,于是有的农历月份,中气落在月末,下个月就没有中气。
一般每过两年多就有一个没有中气的月,这正好和需要加闰月的年头相符。所以农历就规定把没有中气的那个月作为闰月。 自然那个月所在的年份就是闰年喽。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