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冬至 > 冬至传说故事百科 冬至是怎么来的

冬至传说故事百科 冬至是怎么来的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7-14

冬至传说故事百科,冬至是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传统节日之一,而从古时到至今冬至的一些故事还广为流传,那么冬至的故事有哪些呢?有关冬至的传说是什么呢?接下来就跟随本期的万年历一起来看看吧!

冬至是怎么来的

冬至传说故事

冬至传说之一

冬至节在上古帝皇黄帝和尧帝之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根据《史记·孝武本纪》的记载,黄帝得到了宝鼎神筴,确定了冬至作为岁首的时间。黄帝在岁己酉朔旦冬至这一天通过推算确定了天地的纪律,从此以后冬至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时间点。另一种说法是根据《尚书尧典虞书》的记载,尧帝曾经命令和叔居住在北方观察太阳的运行情况,以确定冬至的时间。根据这本书的记载,尧帝命令和叔住在朔方的幽都,观察日短和星昴的现象,以确定仲冬的时间点。这本书的成书时间比较接近尧帝时代,所以其记载的可信度相对较高,更贴近史实。所以可以看出,冬至作为节日在中国上古时代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

冬至传说之二

南方人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与疫鬼有关。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南方地区在冬至这一天吃汤圆与其原名"冬至团"有关。吃汤圆象征着团圆之意,预示着冬至后即将到来的春节,家人将会聚在一起度过一个大团圆的时刻。现如今,人们更多地倾向于用"团圆"来解释这个传统的意义。

冬至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据说是民间故事中传承下来的。故事里有一个叫共工氏的人,他有一个品行不好的儿子,做了许多坏事,最终在冬至这一天去世了。死后,他变成了疫鬼继续作祟。而这个疫鬼最害怕赤豆,所以人们在冬至这一天会煮赤豆饭来驱除疫鬼,预防疾病和灾难。在古代,人们实际上会在冬至这一天用糯米饭包裹各种蔬菜和肉类做成馅料,既用来祭祖也赠送给亲朋好友。

冬至传说之三

吃饺子与医圣张仲景医治耳朵“冻疮”有关,即北方的“捏冻耳朵”习俗。传说该习俗来源于汉代的南阳医圣张仲景。张仲景在长沙做官告老还乡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寒风刺骨。他看见南阳白河两岸的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就吩咐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入锅中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入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做“驱寒矫耳汤”的药物供百姓食用。服用后,百姓的冻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进九,人们便模仿着做着吃,并把它称为“饺子”,也有称为“扁食”或者“烫面饺子”,人们还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会感到冷,在寒冷的冬天保佑耳朵不会冻伤。这一风俗尤其在河南地区盛行,到了冬至这一天,不论家庭富裕还是贫困,都会食用饺子,正如民间有俗语相传:“十一月,冬至到,家家户户吃饺子。”因为冬至的到来意味着进入更冷的阶段,为了保护耳朵不受冻害,人们食用与耳朵相似形状的饺子来祈祷保佑。因此,我们可以发现无论身处何方的北方人,在冬至这一天都会吃一碗热腾腾的饺子,祈愿自己度过一个健康顺利的冬天,迎接新的一年。

冬至传说之四

吃混沌与西施有关的故事源于春秋时期的吴越争霸,涉及到吴王和越王之间的斗争,以及美女西施的智慧和创造力。

相传,在吴越争霸中,吴王打败了越王,获得了很多金银财宝,还得到了心灵手巧的美女西施。一次,西施用面皮包裹馅料做了一种食物,吴王尝了之后非常喜欢,对这种食物大加赞赏。他好奇地问西施这是什么食物,西施心知自己不能让吴王沉迷美食而忽略政务,于是随口说这是"馄饨"。因为"馄饨"的发音与"混沌"相似,所以吴王就取了这个意思,于是馄饨便流传到了民间。

为了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力,吴王规定在冬至日吃馄饨,以表达对她的敬意和纪念之情。这个习俗逐渐在北方地区流行起来,成为冬至的另一个盛行风俗,与吃饺子并列。

总之,吃混沌与西施有关的故事源于吴越争霸时期,西施用面皮包裹馅料做的这种食物被吴王取名为"馄饨",并规定在冬至时吃馄饨以纪念西施的智慧和创造力。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