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清明节 > 清明节风俗大赏 在明清朝代清明节期间金陵有哪些民俗

清明节风俗大赏 在明清朝代清明节期间金陵有哪些民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4

清明节风俗大赏 ,清明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古人认为此时阳气升发,气候渐暖,大地回春,春意盎然,百花齐放,是个物华天宝、气象万千的季节。南京作为古都,清明节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民俗风情。清明时节,南京的人们有着丰富多彩的活动,这些活动历经明清两朝,已经成为南京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在明清朝代清明节期间金陵有哪些民俗

南京的清明祭祖活动自古就很盛行,清明前后,人们会簪插杨柳枝,在祖先墓前拜祭,摆放鲜花、薪烛等物,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之情。在南京市区,还有不少园林墓地,如明孝陵、玄武湖畔的曾国藩墓等,这些地方也成为南京市民纪念祖先的重要场所。

清明节还是南京的踏青好时节。南京城里有许多适合踏青游玩的景点,如鸡鸣山、紫金山、玄武湖等,这些景点景色秀美,气氛也非常热闹。在南京的清明节,人们喜欢到牛首山等山地远足,也可以在河道畔骑行、露营、烧烤等。

此外,南京还有诸如清明祭祖大会、清明时节的集体参观等传统活动,这些活动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传统文化和节日背后的深层含义。

总之,南京的传统清明节活动既有祭祖扫墓的庄严神圣,也有踏青游玩的欢愉祥和。它既让人们缅怀祖先、祭奠先人,也让人们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春天的气息。

踏青佩柳,金陵女儿风情万种

明清两朝,每年在阳春三月,金陵城内的家家户户都会携老人和孩子一同出城郊游。据《正德江宁县志》的记载,“携酒游山,在城南的雨花台最为热闹,这被称作“踏青”,每天游客都会晚归如蚁。”

在古代的阳春时节,插柳和佩戴柳枝是一种流行的时尚。据说唐朝的中宗李显每年三月初三这一天会赐予他的侍臣们由嫩绿的柳枝制成的杨柳圈,供他们佩戴,以迎接春天的来临,同时也有祛病除邪的寓意。《正德江宁县志》中记载:“到了三月中旬,清明时节人们会插柳,连村里的孩子们都会佩戴柳枝。”可以看出南京地区也有这样的风俗。

在江南地区,清明节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也是一个传统的踏青祭祖的日子。人们会到户外欣赏春景、祭祀祖先、祈愿平安,同时也会戴柳、插柳,以祈求健康和长寿。

据传统信仰,人的头上有三阳穴和百会穴,这两个穴位是人体内气血相集的地方,容易患上头痛、眩晕等症状。而杨柳有祛风解毒的功效,因此戴柳能够有效缓解这些症状。另外,插柳也能够消灾祛病,起到保佑平安健康的作用。所以,戴柳、插柳成为了清明节期间非常受欢迎的习俗之一。

戴柳指的是在头上戴上杨柳环,这样可以使柳枝的清香气息不断萦绕在头顶上,起到清凉祛暑的作用。插柳则是将嫩柳枝条做成杨柳球插在头发或者衣襟上。女性通常会插在发髻上,男性则插在衣襟间。这样既可以装饰容貌,又能够起到祛病健身的作用。

因此,戴柳、插柳已经成为了江南地区清明节期间不可缺少的民俗活动,也成为了人们迎接春天、追逐生命健康的一种寄托和表达。

在明清时期,江淮一带和南京市民非常喜欢郊游踏青,并且会玩一种叫做斗百草的游戏。这个游戏的规则是在野外踏青时寻找野草野花,并相互比对说出花草的名字、特点,以及前人有关这些花草的诗句或是相关的方言俚语。轮到下一人时,它必须跟前面的人说的草或花的特点相符合。这个游戏多由青年女子和少年儿童玩耍,它们的目的是互相学习,提高对花草的了解,对得分高的人则是胜利者。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中有一段关于斗草的情景的描写,非常细致。在这个情节中,几个少年男女在草地上玩斗草的游戏,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书中描述了他们玩耍的姿势、动作、声音和互动,展现了稚嫩的童年乐趣和无忧无虑的心情。这段描写充满了想象力和美感,让人们对童年和自然都有了更加深刻的感受。

放风筝、吃青团意味深长

清明时节,恰逢晴好的天气,整个田野山畴都变成了五颜六色的花海,梨花、杏花、桃花竞相开放。清明节是祭祀先人、踏青游玩的时期,南京人民也将其称为“踏青节”。到处都可以看到人们络绎不绝地涌向田间地头,一路欢声笑语,放飞风筝,垂柳饰头。正如一句古诗所说:“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人们更是前往著名的牛首山、雨花台等地赏景游览,文人雅士也在这里畅谈诗文,留下了许多美好的回忆。

据说,民间百姓放风筝最早与原始宗教活动有密切的关系,这是因为在古代,人们没有能力阻止疾病和各种灾害的侵害。因此,他们产生了崇拜神灵、祈求天赐好运的心理。在放风筝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在风筝上写上自己的名字,把它放上天空,然后故意把线扯断,让风筝飞走,认为这样可以带走一年中所遇到的“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祛难”的目的。

在中国的一些地方,有一种民俗叫做“放断鹞”。它指的是,如果放飞的风筝被断了线落下来,就不可以再去把它捡起来重放。因为人们认为这样会招来不祥之气。曹雪芹的《红楼梦》第七十回《林黛玉重建桃花庄、史湘云偶填柳絮词》中也有对这种民俗的描写。

在清代,南京的艺人不断翻新风筝的式样,使得风筝制作的水平越来越高。风筝不仅仅是用来放飞观赏的,更可以用来收藏。正如清末的诗人张汝南在他的《江南好》一词中所描写的:“江南真是好,最好是风筝。折蝶风前舒展柔软的翅膀,在磨鹰的时候,展现出雄鹰般锋利的眼神,这种绝技已经成为了江城的特色。”从他的词中可以看出,江南的风筝制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赞赏,因此被视为代表江南文化的一种艺术形式。

在民国时期,每年到清明节的时候,国民政府行政院会派出人员来组织举办一场风筝比赛。在曾经的雨花台、中华门城堡、玄武湖畔等地,人们仍然会来放飞风筝,在比赛中展示高超的技巧,彰显自己的独特风采。

过去,南京人在寒食节到清明期间,有吃馓子、采摘野菜、食用青团和青螺等食俗。南京人非常喜欢吃馓子,早在唐朝时期,南京人就开始食用馓子了。馓子被称为“寒具”,外皮酥脆,嚼着的声音能够在十里之外都能听到。

作为一个传统的节令食品,青团与寒食节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的制作原料以糯米粉为主,再加上适量的油和糖,然后将豆沙、芝麻糊等馅料包裹在其中,搓制成型即可。同时,青团也常被称为“艾团子”,由于制作时要添加新鲜的艾草汁液来染色,使得糯米粉制成的青团呈现出清新的青绿色,这也是其得名的来源。

在唐代,青团就已经非常普遍了,人们喜欢在寒食节时吃青团。白居易在他的诗里说到,青团店里有酒香,和莺鸟的歌声以及人们的诗歌,很有节日的气氛。可以看出那个时候就已经有卖青团的专业店铺了。此外,青团和柳枝一样,也成为了寒食节的象征。但是到了明初,随着苏杭一带的移民传入南京。

青螺是清明节期间常见的一种节物,因其特殊的食用方式也被称为“挑青”。煮熟的整只螺需要用针或牙签挑出食肉,而螺壳表面通常呈现出绿色,所以有了“挑青”的称谓。清明时节的青螺以其嫩肉鲜美、肥厚可口著称,有一句谚语说得好:“清明螺,赛肥鹅”。但是,清明节过后,螺壳内的螺肉可能会受到蚂蟥等虫害的寄生,因此南京人就会停止食用青螺。

南京人在清明节期间喜欢吃青螺,这也是清明节“清净明洁”的一个标志。过后,他们还会把一些螺蛳壳扔到自家屋顶上,以此来镇宅。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