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数九 数九数着数着就暖和了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4-07
为什么要数九,数九是一种传统的汉族民间节气,它指的是从每年阳历12月下旬初冬至开始的九个九天,共计81天,人们把这段时间称为冬九九。数九是一种中国古代传统节气,在民间深受欢迎。数九在民间有着悠久的历史,目前仍然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那么,人们为什么要数九呢?让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
数九数着数着就暖和了
据梁代宗懔所记载,《荆楚岁时记》中有所提及:“俗用冬至日数及九九八十一日,为寒尽。”也就是说,从冬至之日起,就进入了数九寒天,这段时间里的天气格外寒冷。
数九从冬至开始算起,每九天为一个单位,过了九个九就是八十一天,叫做出九,代表春天到来。在汉族传统文化中,九是最大、最多、最长久的数字,九个九即八十一更是"最大不过"之数。古代汉族人认为过了冬至后的九九八十一日就是春天到来的标志。
《数九歌》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数九"节气的儿童歌谣之一。由于中国地域广袤,气候多变,不同的地区都有不同的"数九歌"。北方地区流行的"数九歌"内容大致为: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根据传统,为什么人们要数九呢?据说这是因为在古代,特别是北方地区的汉族劳动人民,由于缺乏御寒保暖的条件,寒冬被他们视为威胁和惩罚,会产生恐惧感,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甚至会觉得冬季无限漫长。为了打发时间,缓解寒冬威胁下出现的心理危机,汉族人民发明了数九的方法来消遣自己。当时在家中围着家人数九也被视为一种逍遥境界。
另外,为什么是数九而不是其他数字呢?据中国传统哲学中的阴阳消长理论,阳长阴消象征着暖来寒去。九被称为“至阳”之数,也被称为老阳,是至大之数。九次“至阳之数”的积累意味着阴气的不断减弱,到了累计九次时,意味着寒气已消退,温暖已经到来,“春已深矣”。
数九习俗是中国古老的传统之一,其起源尚无确切资料。但可以确定的是,劳动人民基于长期的实践经验,对“物候”与“天象”进行了形象记录和概括,总结出冬天寒暖变化的规律,从而编出了歌谣以便于记忆和传唱。数九习俗具有相当的科学性,至今仍然对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安排起着指导作用,因此一直延续至今。然而,有些人把数九习俗视为期盼冬天早些过去,春天早点到来的象征。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