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综合 >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是怎么来的

三伏天的由来 三伏天是怎么来的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4-05

三伏天的由来,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每一个节气都拥有其独特的故事,而三伏天也不例外。本文特意去研究了一番三伏天的来源和习俗,以与大家分享。请继续阅读,了解更多关于中国二十四节气的知识。下面就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三伏天是怎么来的

三伏天是根据中国古代的“干支纪日法”而定的,每年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为末伏,三伏天共持续40天左右,通常出现在阳历的7月中旬到8月中旬,这段时间是我国大部地区最热的时间,需要做好防暑降温措施。

7月7日的节气是小暑,古籍《群芳谱》中提到暑期还没有达到极点。小暑之后是全年最热的三伏时期。伏天是雨水集中、全年最热的日子,也是阴起阳降的时候。《汉书·郊祀志注》中说:伏者,谓阴气将起,迫于残阳而未得升。因此称为藏伏,也因此被称为伏日。

虽然夏至这天白昼长,太阳角度最高,但不是一年中天气最热的时候,因为接近地表的热量这时还在继续积蓄,并没有达到最多的时候。而夏至后日照时间逐渐缩短,气温却逐渐升高。第三个庚日时,进入了伏天,俗话说“小暑大暑紧相连,气温升高热炎炎”。接下来的时间被称为数伏天。

“三伏”是指在夏季从夏至到立秋之间的时间段,共有三个伏期,分别为初伏、中伏和末伏。初伏从夏至后的第三个庚日开始算起,持续十天;中伏则是指第四个庚日开始,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前,则需要20天,称为两个中伏,如果第五个庚日在立秋之后,中伏则是10天;末伏则从立秋后的第一个庚日开始,持续10天。例如,2007年的初伏第一天是庚子日,时间是7月15日;中伏的庚申日在10天后的7月25日;末伏的庚辰日在8月14日;8月23日是末伏的第十天,之后就出伏了。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天气也一天比一天凉爽。

由于庚日与五行搭配中属于金,而金怕火,所以在数伏天气中,庚日逐日消减,古人就以庚日来计算“伏”。一旦入伏,容易形成暴雨,导致洪水,因此称为“伏汛”。在农业方面,有许多关于伏天气的谚语,如“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福雨淋淋农民喜,小暑防洪别忘记”。中国历法中的干支纪日方法已有将近三千年的历史,虽然与农历无法完全对应,但在推算一些杂节气时仍十分有用。

伏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的秦国,据《史记·秦纪六》记载: “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代张守节则解释道: “六月三伏之节,起秦德公为之,故称初伏。伏者,指躲避炎热的隐居之意。”在古代,伏天和其他节令一样,民间也流传着许多节俗和饮食文化。

在头伏期间,可以种植萝卜和菜,到了三伏还可以种荞麦。在头伏可以享用饺子,二伏可以品尝面食,三伏则可以尝试烙饼摊上鸡蛋。根据传统习俗,小暑头伏吃饺子可以开胃解馋,而在伏日人们容易食欲不振消瘦,被称为“苦夏”。而在山东等地方,人们也喜欢吃生黄瓜和煮鸡蛋来缓解“苦夏”,在入伏的早晨,只吃鸡蛋而不吃其他食物。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