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大雪 > 大雪节气传统习俗 大雪节气有什么习俗和食俗

大雪节气传统习俗 大雪节气有什么习俗和食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4-03

大雪节气传统习俗,大雪节气通常是在每年12月7日或8日,意味着天气将变得更加寒冷,下雪的可能性比小雪节气更大。在大雪时节,各地都有特别的传统习俗,例如老北京的腌肉、观赏封河和吃肉进补等等。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大雪时节的一些传统习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些特色文化并开阔眼界吧。

大雪节气有什么习俗和食俗

大雪节气有一个风俗是腌肉,而老南京有一句俗语:“小雪腌菜,大雪腌肉”。大雪腌肉的由来是这样的:传说在中国古代,有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它有一个尖角长的头,非常凶猛。这种“年”怪兽经常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时,就会爬上岸来伤害人民。为了躲避“年”的伤害,人们每到年底就会足不出户,而大雪时节正好是距离除夕最近的时间,所以就成了腌肉的大好时机。

在“年”到来之前,人们需要储备大量的食物。肉、鱼、鸡、鸭等肉类食品难以保存,因此人们想出了将这些食品腌制和储存的方法。同时,对于新鲜的蔬菜,人们则采用了风干的方式进行保存。

大雪节气已经到了,人们开始忙着腌制"咸货"。他们会先将大盐、八角、桂皮、花椒和白糖等材料入锅炒熟,之后用石头压住,放在阴凉、背光的地方。半个月后,他们会把腌出的卤汁入锅加水烧开,撇去浮沫后,将这些汁液倒入晾干的禽畜肉中。然后再压上大石头,十天后取出,挂在朝阳的屋檐下晾晒干,以迎接新年。

"时至大雪,正是进补的最佳时机。不过,要注意根据地域和天气的不同,选择合适的营养食品。例如江南气候较温和,适宜食用鸭肉和鱼类补充身体能量;北方气候寒冷,可选择羊肉和牛肉来提高体质,增强抗寒能力。而在天气干燥的情况下,可以选择冰糖、百合等味甘润的食物进行补充,以达到消除体内积火的效果,预防上火问题的发生。"

在大雪期间,气温下降幅度较大,南北方地域跨度大,所以南北方地区呈现的气候特征各不相同。北方大部分地区的平均气温已经低于0℃,特别是黄河中下游一带的河水已经结冰,开始出现积雪。而南方地区平均气温一般在8℃至9℃之间。因此,南北方的农事生活习俗也各有不同。北方的田间管理已经很少,如果下雪不及时,人们偶尔会在天气稍转暖时浇一两次冻水,以提高小麦的越冬能力。或者修葺禽舍、牲畜圈墙等,帮助禽畜安全度过寒冬。

在农历中,大雪通常是旱季的预兆,因此人们会趁此机会加紧冬日兴修水道、积肥造肥、修仓、粮食入仓等事务。同时,妇女们也会三五成群,扎堆做针线活。手艺之家则会将主要精力用在手艺上,如印年画、磨豆腐、编筐、编篓等赚钱补贴家用。

南方地区正在加强小麦、油菜等作物的田间管理,包括划锄松土、增温保墒、清沟排水和追施腊肥等,以及做好作物的防冻御寒工作。此外,果农也在修剪果树并加强果树的越冬管理。在南方地区,牲畜的越冬保暖事务也得到了重视。

在大雪时节,除了华南和云南南部这些无冬区以外,中国的广袤土地已经穿上了冬日的盛装。东北和西北地区的平均气温已经降至零下十摄氏度以下,而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的气温也稳定地保持在零度以下。这时候,黄河流域一带已经开始积雪,而在更北方的地方,已经出现了“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

“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北方拥有着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观自然景观。而南方则能看到雪花飞舞、漫天闪耀的银色世界。在大雪节气,河中的冰也被冻得结结实实,人们可以畅玩滑冰和雪中嬉戏。

在大雪过后,气温开始逐渐变冷。人们开始在屋内外十分注意保暖,纷纷穿上适合冬季的衣服以防止受冻和冻疮。在鲁北地区,有一种说法叫做“碌碡顶了门,光喝红黏粥”,意思是在寒冷的天气里采取居家生活方式,只在家中喝暖乎乎的红薯粥。此外,这个时候还有很多人会到户外赏雪,或者堆雪人来感受这冬季特有的景致。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