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农历知识 >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日子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日子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10-07

我们都知道农历的七月份是一个很特殊的月份,在这个特殊的月份里有不少日子是需要注意的,比如说七月十四,那么你们知道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鬼一直都是比较奇妙的存在,有人信有人不信,但大家都会注重农历七月十四这个日子,下面是小编准备的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日子,来一起看看吧!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节日?】

每年阴历七月十四佛教称盂兰节、道教鬼节 。

一般人都认为,七月十四是鬼门大开的日子,因此都极少出夜门。这只是一个片面的想法。事实上,七月十四的午夜,即七月十五的十二点之前,鬼门是从大开到关上。古籍记载,这个时候,应该是游荡人间的鬼魂回归地府的最后限期。

中元节介绍

中元节,玉林民间称之为十四节、鬼节。以前本地人有“七月十四大过节”的说话,可见民间对该民俗节日的倚重。

在古代,民间在这一天以刚收成的谷物和禽畜等祭品祭拜祖先,与请清明节上坟相似。而道教的“中元节”、及富哦叫的“孟兰盆会”也在同一天,又相传农历七月是鬼月。由种种的由来融合成今日的“中元普度”。

中元节本来是农历7月15日,但相沿至今却被再农历7月14日。据说在宋朝末年,人们正为农历7月15过节做准备,元兵突然入侵,因此只好提前一天祭祀祖先,节日就这样提前了,七月十四就此定下。现在按各个地方习俗,有的是十五过有的是十四过。

鬼门开关时间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农历七月是“鬼月”。

七月初一是“鬼门关”初开的日子,从七月初一鬼门关开启起,到三十日鬼门关关闭这段日子里,地府鬼的魂返回阳间跟亲人团聚的时候也有很多无家可归的孤魂野鬼,阴间的无主孤魂都会涌到阳间,徘徊于任何人迹可到的地方找东西吃。

但是,只有到了七月十四才是鬼门大开日子,一直延续到七月十五大开,此后慢慢关合,直到七月三十日鬼门闭合,就算是结束了。

七月十四鬼节有哪些禁忌?

1、床头挂风铃:风铃容易招来好兄弟,而睡觉的时候是最容易被”入侵的时刻。

2、夜游:八字轻的人千万不要夜游,否则只会自找麻烦。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

4、偷吃祭品: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5、吹口哨:晚上吹口哨,当心好兄弟喜欢你。

6、喊名字: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此时好兄弟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乱看: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农历七月十四是什么日子】

农历七月十四是“中元节”,又称“盂兰盆会”,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相传在民间,中元节时要吃“盂兰盆儿”(又称“鬼节”),这一天要在家中设供桌、焚香点烛、摆上瓜果和肉食,同时还要供奉如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等。目的在于以饮食供鬼神,以肉粥祭祖。

七月十五是地官的生日,因此民间也有祭祀地官的习俗。“盂兰盆”为佛教用语,意思是“倒悬”、“大倒悬”,指人死后灵魂不会马上上天堂而是下地狱,因此要到冥间去寻找可以寄托灵魂的东西。

农历七月十四是道教的中元节,俗称七月十五。道教称七月十五为“中元普渡”或“盂兰盆会”。中元普渡在佛教中又称“盂兰盆会”,是佛教的一个重要节日。农历七月十五日这天晚上,僧众都要到寺内斋堂参与各种法会活动。其目的在于超度亡魂、超度冤魂。僧众诵经、做道场、设供斋饭以超度亡灵,以满足死者家属及众人的愿望和要求。此外还有放河灯、燃灯表佛等活动。

农历七月十四的传统习俗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最早出现在春秋时代,但它的起源却远早于这个时间。河灯又称荷花灯、纸灯。

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是我国传统民俗文化。河灯一般是在一个大的容器中装满清水,再用一个小竹管插在水中,让水流动而漂送,代表着人们对逝去的亲人的思念。放河灯也叫放孤灯、放明船等。

相传在很久以前,有一个书生叫金生。他是个孝顺儿子,他的父亲生病时,金生日夜侍奉床前。由于他终日为父亲端水送药,十分辛苦,因此父亲的病也渐渐好了起来。后来,金生在参加科举考试时高中状元。皇帝要金生进京朝拜自己。金生怕因自己而让父亲受到连累,于是便将父亲从老家接到了京城。金生为官后,非常孝顺自己的父母。每年的七月十五日这一天晚上,他都会让人做几盏花灯挂在河边,让父母观赏并祈求平安幸福。

2、烧纸

烧纸钱是对已故先人最大的不孝。但人们却对此乐此不疲,除了烧纸之外,还给先人送一些纸做的衣服、鞋子,甚至为先人做鞋等等。这些做法表面上看是孝顺,实际上是对先人的不孝。

因为“纸”是“钱”的意思,“纸”的繁体字写作“钱”,所以人们认为烧纸钱给祖先就等于在祖先面前花钱。这种说法就是封建迷信了。

烧纸钱对环境也会造成污染,因为很多纸灰飞扬,会造成大气污染。另外,有很多地方会在道路上焚烧冥币,这会导致交通堵塞。

同时也要注意,不能在路上焚烧冥币,这样很容易被一些有灵性的鬼魂看到,从而引到祖先的灵魂,所以不要在路上焚烧冥币。如果实在没办法,可以焚烧一些纸制的鲜花等物品代替。

3、吃饺子

中元节,也叫“七月半”、“祭祖节”、“盂兰盆节”,是我国汉族和部分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传说这一天是地官的生日,所以,在中元节这天,中国百姓都要祭拜祖先,寄托哀思。吃饺子也是纪念祖先的一种方式。另外,饺子与“交子”同音,所以这天吃饺子寓意新一年里交好运。而在南方有些地方,也有在中元节吃馄饨的习惯。

据专家介绍,因为中元节和清明节、端午节一样都是我国传统的祭祀节日,所以有许多与祭祀有关的习俗。在北方地区有“七月半”祭祖的传统,用来祭奠祖先和先人,同时也是向祖先报告家庭成员的生活情况。北方人还喜欢在这天吃火烧、饺子、烙饼、面条等主食。此外,还有不少地区在中元节当天吃一些带汤的食物,如馄饨、水饺等。而南方人则喜欢吃粽子、烧肉、鸡鸭鱼肉等食物。各地的饮食文化都不同程度地体现了人们对先人的哀思和怀念之情。

4、拜土地公

在台湾,七月十四这一天有一个风俗,就是人们会去拜土地公,这个土地公跟我们传统所说的土地公公是不同的。通常我们所说的土地公公是土地公,他是地藏王菩萨的化身。他有一个形象跟我们中国传统所说的“神通广大”差不多,因为他也有一些神通,所以我们会把他和天底下所有的神仙都联系在一起。

台湾民间将土地公视为主管社稷之神。每逢中元节到来时,人们就会祭拜土地公,以祈求保佑。台湾各地土地庙门口都会悬挂着一张“某某之墓”的牌位,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挂牌位”。人们将“挂牌位”摆放在神龛上,并点上香烛和供品,然后便开始祭拜。祭拜时,人们会将香插在香炉里,摆上祭品后,就可以烧香祭拜了。

5、祭祖先

农历七月十四是我国民间的鬼节,七月又称“中元节”,这一天,民间普遍要祭祖扫墓。在节日中,各地有不同的祭祖活动,其形式也有变化。有的地方把祭祖扫墓叫做“追孝”、“吊孝”,意即在祖先灵前尽孝。有的地方把中元节又叫做“鬼节”,认为这一天鬼门大开,鬼魂容易出来游荡。因此在这天人们都尽量早地回家。有的地方在中元节当天举行“烧包”活动:小孩将事先准备好的包分好等份,每人手拿一只烧包,跑到亲人坟前点燃,边烧边念叨着亲人的名字,同时对着坟墓说些话。有的地方是在这天举行“烧盆”活动:用陶制的盆子盛满清水和食物以及纸做的“金元宝”或“银元宝”等,在火中焚烧。有的地方把这一天称为“鬼节”或“寒食节”,认为这一天是将死之人开放出来游玩的日子。

七月十五日晚要到野外烧荒。烧完以后的灰连同灰烬一起扬掉。

6、祭祀地官

相传地官是主管地狱的官员,也就是主管幽冥之事的鬼吏,是道教的神祇之一。道教认为地官信仰在中国流行甚广,因为地官与民间信仰的“三官”(天官、水官)密切相关,而且与道教中的三位神仙——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也有着密切联系。道教认为,天、地、水三官源自“道”。《淮南子·天文训》中说:“天有十日,地有十月”,这是指三官与十天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十日是月的十个组成部分之一,所以天地是由十个部分组成的。

十个部分各有职司:日名曰上元,月名曰中元,星名曰下元,水名曰下市,地名曰下镇,山名曰下镇。这四神又称为“四值功曹”。

7、祭祀水神

中元节的主要习俗是祭祀水神,也称祭水鬼,就是祭祀江河湖海及湖泊海产之神。在中国,水神的信仰由来已久,在上古时期,人们就十分重视对水的崇拜。《礼记·祭法》曰:“凡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山川之礼,莫不率服。”《礼记》中记载:“凡岁时节令,有所欲为者,皆卜其所居而致祭焉。”这种“致祭”的方法,在《礼记》中被称为“卜祭”,即先卜后祭。在周代,对水的祭祀活动已经相当普遍了。《周礼》《礼记》《周礼》中所记载的祭祀水神的仪式和名称就有“春于野,祭河伯与春牛”;“夏于野,祭河伯与夏牛”;“秋于野,祭山神与秋牛”;“冬于野,祭天神与冬牛”等。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