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10-08
我国的民族有很多,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习俗和服饰等等,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傈僳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之一,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有不少比如拉歌节、刀杆节还有浴牛节等等都是他们的传统节日,那么下面就由小编为大家带来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的解析,感兴趣就关注下吧。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傈僳族(英文名称Lisu Li-Su Lisaw)中国少数民族之一,发源于康藏高原北部,是中国、缅甸、印度和泰国的一个跨国性质的少数民族。
傈僳族主要分布中心在中国原来的西康省(即现今云南省、四川省、西藏之间的州县)和古代云南腾越州的坎底地区、江心坡地区(即现今缅北克钦邦的葡萄县,为中国传统线和英国麦克马洪线东段之间的未定界领土于1960年归属缅甸邦联而设立的)。
傈僳族历史
傈僳族渊源于南迁的古氏羌人,与彝族同属一个族源。其族名称最早见于唐代著述。唐代史籍称“栗粟两姓蛮”或“栗蛮”及“施蛮”、“顺蛮”,均属“乌蛮”,分布在今川、滇雅碧江、金沙江、澜沧江两岸等广阔地带;元明时多受丽江诸地纳西族封建领主等的统治。16世纪中叶,因不堪纳西族木氏土司的奴役和战争的威胁,大批傈僳族在头人括木必帕的率领下,向滇西北怒江等地区迁徙。在17-19世纪,该族人在起义失败后又曾多次迁徙,一部分进入缅甸;一些人迁到老挝、泰国等。直至清代迁徙还在继续。在历史进程中,傈僳族溶进了不少其它民族的血缘。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
1、傈僳族拉歌节
云南省陇川、盈江等地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正月初五到初六日举行。内容主要是唱歌、跳嘎舞。节日前夕傈僳族要修整跳嘎场。青翠的松枝和彩纸把跳嘎场装扮得五彩缤纷。节日一到傈僳族人满怀喜悦身穿漂亮的节日服装从四面八方聚拢在一起跳舞对歌。每逢拉歌节当地的汉族、景颇族、拉祜族等民族也前来参加助兴。白天人们兴高采烈地举行射弩爬杆打秋千高跷竞走等娱乐活动。晚上便欢聚在跳嘎场上尽情地欢歌跳嘎舞往往通宵达旦。
2、傈僳族刀杆节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碧江、福贡、沪水一带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农历二月初八举行。节日来源于一个傈僳族传说相传在明代时外敌人侵云南边境兵部尚书王骥奉命三征麓州当地傈僳族人民勇敢地拿起长矛、弩弓协助官兵打败了敌人巩固了边疆。不幸在回朝途中王骥被奸臣所害。这天正好是农历二月初八。为纪念这位傈僳族英雄以及战斗中牺牲的傈僳族勇士。人们每年这天举行“刀杆节”。
下火海上刀山是刀杆节的主要内容。节日当天傈僳族人身着盛装汇聚在刀杆场上。场中央竖有两根二十多米长的粗大竹竿竿上插着三十多把刀刃朝上的长刀称为“刀竿”。爬刀竿的人大都是健壮的傈僳族中年男子他们经过长期的训练有一套特殊的爬竿本领。爬竿者一般头缠红布身穿红衣赤脚。在绕竿歌舞后他们便赤足跃上刀竿手捏刀面脚踏锋利的刀刃勇敢地向上攀登。当爬到顶端时还要做倒立等高难动作。表演完毕后要自己放鞭炮庆贺。围观者热烈欢呼争相向爬竿者献美酒表示敬意。
爬竿的前一天举行“跳火海”比赛。即在场内燃起堆堆柴禾选出五个强健的傈僳族中年男子光脚在熊熊的火堆中跳跃他们一会儿扑向火海一会儿翻滚其间一会儿腾空一会儿落下。还把通红的火球捧在双手在脸上“擦洗”几下然后在手上飞快地翻滚揉搓。除此以外节日期间还举行丢烟包、跳舞、对歌、荡秋千等活动给节日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3、傈僳族浴牛节
云南省兰坪县岩头乡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六月初五举行。相传从前牛生活在天上日子过得很舒适。一日牛低头朝人间一看见地上的傈僳族人民却以吃又苦又涩的野果为生牛顿生同情之心。春天便背着上帝将藏在葫芦里的五谷种子洒向人间从此人间有了五谷傈僳族摆脱了饥饿。上帝发现了此事盛怒之下把牛推下了人间。
傈僳族人民感激牛的恩德让它呆在家里牛看人们劳作太辛苦又主动出来帮助拉犁上帝知道后放出各种冰霜、虫害等灾害。为了确保丰收每年栽种完后牛又上天请求上帝不要放下各种灾害。傈僳族为了感激牛的功劳便在每年六月初五春种结束后给牛洗澡之后煮一锅放有盐的稀饭喂牛最后由家中最年长的妇女为牛祈祷让它在上帝面前多多求情不降灾害。
4、傈僳族臭水会
云南省丽江一带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夏令节前三天到后三天期间举行。这是傈僳族的传统沐浴节日。在丽江傈僳族聚居的地方有一股常年汹涌而出的泉水每年一到夏令节的前三天到后三天这段时间泉水会突然变得浑浊不堪故当地傈僳族人把它叫做“臭水”。
相传用这种水做饭特别清香可口喝这种水能治好胃肠疾病如果用这种水沐浴能治好风湿病。所以不仅是傈僳族附近的各族群众也要来赶臭水会。届时傈僳族人在泉水附近挖一个土坑把泉水浸蚀过的石头捡来铺底用柴火将石头烧烫然后再垫上木条、树叶、毯子将泉水浇上去在滚滚而起的水雾中人们脱去衣裤躺在毯子上直到大汗淋漓时才起身用毛巾擦干净。待浊水变清后会期即告结束。
5、傈僳族收获节
云南省怒江一带傈僳族的节日。一般在每年农历九月到十月即在新谷收获后不久举行。届时傈僳族家家户户宰羊杀鸡蒸做米酒互相馈赠。入夜篝火通明傈僳族男女老少满怀丰收的喜悦带着水酒食品聚集在村寨广场饮酒高歌欢度这个节日。最有趣的是“合饮杯酒”傈僳语叫“伴多”即两个人共捧一大碗酒互相搂着脖子和肩膀然后一同饮酒。“合饮杯酒”一般在大家酒兴正浓时相当亲密的朋友间进行。它是亲密和友谊的象征。人们一边饮酒一边跳舞老年人怀抱琵琶或月琴边唱边跳边说远古的历史傈僳族青年男女则围成圆圈跳起嘎舞。
6、傈僳族新米节
又称“尝新节”是云南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九月到十月稻谷成熟时举行。节日这天傈僳族人怀着丰收的喜悦心情背着背篓提着箩筐兴高采烈地到田里拔回金黄饱满的谷穗加工后做成了香喷喷的新米饭。再用肉与新米搅和在一起全家共餐。食用前要先取少量喂家狗以表示对狗的感谢相传这谷种是大灾之年由家狗保留下来的。晚上全家人围坐在火塘吃团圆饭。这顿饭必须要全家人齐全了才能开始。
据说从前傈僳族地区有对恩爱夫妻在过新米节时丈夫因为等不及就先吃完干活去了妻子为此生气从此夫妻俩经常吵架最后不得不离婚。为了不再发生这样的事情节日期间家家都要讲礼节话团圆亲亲热热地围坐在火塘边聊天喝酒谈笑唱歌。最后全村傈僳族男女老少又聚集到寨子中央手拉手通宵跳舞。
7、傈僳族阔时节
傈僳语即过年节的意思。傈僳族的传统节日。没有统一的日期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次年的正月初十之间。节前各家要打扫卫生、酿米酒、舂粑粑、杀猪。有的地区的傈僳族要将舂出的第一臼籼米粑粑放一点在桃、梨或苹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有的还将玉米花生等食物摆在火塘的三脚架上每只脚的顶端再放三片肉和三杯酒以嘱咐来年五谷丰登。除夕晚上许多傈僳族人家要在堂屋内铺上青嫩翠绿的松毛以示清除疾病吉祥如意。
全家人围坐在松毛上吃团圆饭。饭前要先盛一小碗饭给狗吃以示对狗给人间带来谷种的回敬。有的还给牛喂盐以示对牛一年辛苦的稿劳。大年初一清晨傈僳族人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事先装点好的搭有彩门的开阔场地由二男一女开道举行射弩比赛一男举着饰有弩弓箭标志的红白两色旗一男扛着弩弓包头上斜插一箭在芦笙乐和鞭炮声中列队通过新门人场。
铜炮、鸟枪鸣放三响后人们向高挂的红白两色旗祭酒然后大家手挽手跳起欢乐的舞舞后比赛用肉片和油煎把把做靶收获最多的被评为优秀的射手。节日期间傈僳族还举行打靶、赛歌、荡秋千、跳舞等活动。正月初三每家还要出酒肉、饭和柴禾点燃柴禾祭山神祈求五谷丰登。
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除此活动外,福贡一带的傈僳族青年还要举行“头顶射鸡蛋的”射弩比赛。比赛时,男青年身背箭包,手持弩弓,自己的心上人头顶扣一碗,碗底上置鸡蛋一枚(或头顶一木碗,碗中盛米、置鸡蛋)为靶,站于几米之外。比赛开始,男青年不慌不忙,拉弦搭箭,扣机击发,只听“啪”的一声,蛋花飞溅,心上人则安然无恙,顿时,场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一项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比赛,是比技术、赛胆量、见真情的活动。当然,技术不精的小伙子,宁可射不中鸡蛋,也不会伤了心上人的。
【傈僳族的传统节日和风俗】
1、傈僳族节日习俗之盍什节
“企什”是傈僳语的译音,“岁首”之意。企什节,是傈僳族人民的节日。在农历正月初一至十五日之间举行,历时两三天。相当于汉族春节。
傈僳族身居层峦叠蟑、百川汇流、海拔四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区。当地有茂密的森林和众多的珍禽异兽。傈僳族男子大多具有狩猎本领。傈悍的男子着短在、及股裤,以 青布包头,手持弓弯,腰左侧佩砍刀,腰右侧挂箭袋,勤劳勇敢。善采集的傈僳族妇女,上穿右枉大襟短衣,下着多褶长裙,头戴红、白料珠串帽,胸前佩有彩色料 珠项圈,十分美丽大方。节日期间,青年男女聚集在搭有彩门的村寨广场。仪式中最重要的是“射湾”比赛。一般在初一至初三举行。两男一女为领队,一男肩上扛 弩弓,包头上斜插一只箭,一男两手举着饰有弯弓和箭标志的红白两色旗。选手列队通过彩门进入广场,围着旗杆向红白两色旗祭酒,跳集体舞,舞罢开始比赛。油 煎粑粑和肉片当靶,射手按顺序比赛,射中“猎物”归己、收获最多的人被喻为“最优秀的射手”。节日期间,能歌善舞的傈僳族青年男女,弹着琵琶、四强等乐器 高歌,跳一种无伴奏的舞蹈,这种舞动作矫健有力,节奏感强,生动活泼。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乐趣。傈僳族年初一中午,金家围坐吃团圆饭。
2、傈僳族节日习俗之阔时节
“阔时节”是傈僳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新年。以前,傈僳族过节的日子以对物候的观察来决定,各村寨过节的时间各不相同,一般在农历十二月初五到第二年正月初十这段时间内,前后约有一个月。这期间正是樱桃花开的季节,所以每年樱桃花开时就是傈僳族过年的日子。
1990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自治条例》颁布实施后,把每年的12月20日定为傈僳族“阔时节”的法定节日。此后政府每年都为傈僳族同胞举办庆祝活动。
傈僳族在云南省怒江流域分布最为集中,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中国唯一的傈僳族自治州。当地的傈僳族群众过春节,家家都要舂籼米粑和糯玉米粑,酿制香醇的水酒。 为祈求来年的丰收和幸福,每家都要把第一舂的籼米粑放一点在桃树、梨树上。除夕这天,不能到别人家吃饭,否则就会像月亮一样消失。所以当天晚上,每个家庭 成员都不能在外边,全家老小要聚集在一块吃团年饭。在傈僳族、怒族的古老传说中,是狗给人间带回来谷种,傈僳族在新年祭祀时还要把一碗饭、一块籼米粑、一 块肉先祭祀狗,表示对狗的回敬。
各地傈僳族过“阔时节”各不相同,就是怒江州内各地也不一样。福贡、碧江的傈僳族过“阔时节”,从年节第 一天到第十二天,表示一年有十二个月。过年期间全家都休息,每人都穿上最好的衣服庆祝节日。村中架起秋千架、跳高架,开展打秋千、跳高等体育竞赛。男青年 怀抱琵琶,邀请姑娘到野外唱歌跳舞;或到怒江边的沙滩上进行“江沙埋人”的游戏和划竹筏竞赛。老人则喝酒“唱调子”,唱累了,喝一碗水酒,休息一会儿,接 着再唱,一连唱几天几夜。年节的第七天是妇女休息日,这天妇女不背水不做饭;第九天是男子休息日,这天男子既不背水也不做饭,不上山打猎。这种女七男九轮 回相冲的习俗,是傈僳族代代相传的古老风俗。
在过“阔时节”期间,泸水县的傈僳族有“春浴”的习惯。凡是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他们欢聚沐浴 的场所,自治州首府六库附近的“峡谷十六汤”,也为“春浴”提供了绝佳的场所。六库附近的登更澡堂、麻布澡堂的“澡堂会”,至今有好几百年的历史。“阔时 节”的第二天或第三天后,傈僳族全家人一起带上行李,准备好食物,到温泉附近搭起竹棚,吃住在温泉边,洗温泉澡。为了洗温泉,有的人家要走上百里山路。附 近几十里、上百里的歌手都要聚集到这里,分成男女两组,对歌赛歌,或翩翩起舞。饿了,就吃自己带来的美酒佳肴;累了,就到临时搭起的帐篷中休息。吃饱了, 睡足了,再尽情地唱歌跳舞。同时,还举行打秋千、射弩、文艺演出,男女青年通过各种活动交流感情,选择伴侣。
云南保山地区腾冲县的傈僳 族,还会举行“上刀山、下火海”表演。他们选择72把钢刀,先试一试是否锋利,不锋利的不要。然后把钢刀牢牢拴在两棵杆子上,扎成一把“刀梯”,树立在一 块平地上固定好。赤脚的傈僳族汉子,脚踏钢刀,一步一步爬上刀梯顶端,在上面表演各种动作,把杆顶插着的红旗掷向四方。然后又一步一步下来,两脚毫发无 损。晚上,他们在地上堆出一片烧得通红的木炭,赤着脚从熊熊炭火上不紧不慢地走过去。看傈僳族“上刀山、下火海”,不仅感到心惊肉跳,而且深深为他们的勇 敢折服。
3、傈僳族节日习俗之澡塘赛歌会
“澡塘赛歌会”又称“春浴节”,也是傈僳族的传统节日盛会。现多于傈僳新年的正月举行。地点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首府六库市以北10余公里处的登埂、马掌河等温泉。届时,邻近各县、区的群众身着盛装。携带干粮、行李,甚至炊具纷至沓来。平时寂静的温泉,此时处 处帐篷林立,人头攒动,欢歌笑语,热闹非凡。过去以洗浴治病为中心的春浴节,如今成了人们休闲度假、歌舞狂欢的节日。尤其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几十人一 帮、数百人一伙,赛歌、对诗,寻找爱的伴侣,通宵达旦,乐此不疲
4、傈僳族节日习俗之刀竿节
刀竿节,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碧江、福贡、沪水 一带傈僳族人民的传统节目,每年农历二月初八举行,历时一天。刀等节由来已久,相传明朝外敌入侵云南边界,当时的兵部尚书王骥奉命率兵前往,在滇西北战场 上,依靠当地傈僳族人民团结战斗,一很快取得了胜利。不料班师回朝途中,于二月初八日被奸佞所害。为了纪念反侵略的英烈,当地人民以上刀竿来表示保卫祖国 疆土、反对入侵者的决心,定此日为刀等节。爬刀竿前一天晚上,在广场中央燃起四准通红的炭火。五个保悍而又灵巧的中年男子赤脚在火堆中间跳跃,时而腾空, 时而落下,时而扑向火海,时而翻滚前进,无数金光灿烂的火星,在他们的身边脚下飞舞。他们用双手捧起通红的火球;先6快地在脸上“擦洗”一下,然后在手上 飞快地把功揉搓。周围的观众在欢呼声中欣赏院火的绝技。
节日里,妇女们穿着镶花边的黑色上衣和点缀着各种银饰物的花裙,佩戴耳环、项链等 首饰,风采过人。男人穿着麻布短衣裤,腰系红黄长带,小腿系吊简,腰佩长刀,肩挎箭包,英姿勃勃。节目的广场上,坚趄两根二十米高的树干,四周用藤蔓拉 紧固定,树杆上厂插有三十六把明晃晃的长刀,作为向上攀登的横档,刀刃向上,寒光逼人,谓之“刀竿午间。鞭炮齐鸣,锣鼓震天”。身穿大红抱、头缠红布包 头、赤脚的五名“玩火者”,齐涌至等下,围绕刀竿唱歌跳舞,将斟满的白酒一饮而尽,纵身飞上刀竿。双手紧提刀面,运足气的脚掌斜置在锋利的刀刃上,勇敢、 灵巧地向上攀登。全场鸦雀无声,大家屏住。呼吸仰面观看。对他们的气功绝技赞叹不已。僻僻叭叭的鞭炮声来自竿项优胜者,响彻云霄。全场欢呼跳跃,争相向爬 杆者敬献美酒。对歌、跳舞、荡秋千活动为节日增添了浓郁的气氛。丢烟包(烟盒)活动别具一格,青年男女各站一方,互掷烟包,始飨告将小伙的烟包收藏起来, 说明姑娘接受了小伙子的爱慕。
傈僳族的风俗习惯
傈僳族民间,过去盛行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所有传统节日都和宗教祭礼活动密切相关。傈僳族以观察物候变化确定节气。民间最大的节日为一年一度的阔什节(年节)。过年节也吃过年日,年食和酿制水酒,为祈求五谷丰登,每家都要将第一次舂出的籼米粑或糯玉米粑拿出一部分悬于树上做祭供,还要分出一小碗喂狗,因民间传说是狗把五谷带到了人间;有的地方还要把第一次舂出的粑粑喂牛,以感谢牛帮助人类耕地。年节的第一天,全家聚餐,并同饮同心酒。怒江地区的傈僳族,都有春浴之习,届时大部分青年男女,都自带行李、食品和餐具到温泉处沐浴。丽江地区的秀兰河在立夏前三天或后三天,水将变浑,据说含有大量的矿物质,饮用有治胃病的功能,用秀兰河的水做饭,饭呈红色,清香可口。届时还要进行蒸汽浴,沐浴后可治风湿病。沐浴期间,大家一同野餐,是傈僳族民间规模较大的郊猎野餐活动,傈僳族还过收获节,收获节大都在每年农历九、十月间举行。收获节最大的活动是家家都酿酒和尝新,有的人家甚至直接到地里一边收获一边煮酒,并伴以歌舞,常常通宵达旦,尽兴方散。
傈僳族民间婚丧嫁娶均要宰羊(或牛)杀猪宴客。在男女青年举行婚礼时,男女双方都要设宴置办酒席。在女方到男方家门口时,男方还要在门口摆一桌酒席,请陪同的客人喝喝酒。婚礼之后,新郎、新娘要互换碗筷,表示今后要互敬互爱。请客时,不论猪肉、羊肉(或牛肉)都愿放入一锅煮。若是有贵宾至,还要煮乳猪招待,以两个月刚断奶的小猪为最好。待客要吃独品菜,就餐时主客都席地而坐,肉食分吃,剩余可以带走。福贡的一些傈僳族,在遇有客人光临时,主人常用核桃仁、生姜辣椒、大蒜等放入竹筒内捣碎,盛入木碗加盐待客。傈僳族待客饮酒最富民族特色,饮酒时两人共捧一碗酒,相互搂着对方的脖子和肩膀,一起张嘴,使酒同时流进主客的嘴里,称“同心酒”,至亲密友见面时常用这种喝法。
傈僳族过年风俗
傈僳族称年节为“盍什”,他们大都做籼米粑、糯米粑和酿水酒,把第一臼舂出的粑粑放少许在桃、李等果树上,祝愿来年硕果累累。云南怒江地区的傈僳族人民,先要给耕牛喂食盐,以表示尊敬耕牛的劳动。青年男女喜欢举行春节打靶比赛。姑娘们把绣好的荷包吊在竹竿上,荷包左右摇动,请小伙子们射击,谁先射落荷包,姑娘们就把美酒作为奖品送到谁的嘴边。
傈僳族习俗之“江沙埋情人”
是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福贡县一带傈僳族青年的传统节日娱乐、求偶活动。每年正月初四、初五左右举行。届时,男女青年们欢聚怒江河畔,歌舞嬉戏。还要在同伴的帮助下,在沙滩上挖出沙坑,将意中人抬入“埋葬”,并装出非常悲伤、痛哭流涕的样子,唱丧歌,跳丧舞。取闹过后,才将意中人拉出。他们认为,通过这一活动,一来表示恋人间感情的真挚与深厚,二来可以将附在意中人身上的“死神”埋掉,使意中人健康长寿。
傈僳族习俗之“贴面酒”
傈僳族男女都有嚼烟与饮酒的习俗。客人来了,要敬送烟丝;男女寻求伴侣要丢烟丝盒为信物。可见烟丝在傈僳族人生活中的位置。嚼烟时,先将烟丝放入口中,然后放点由槟榔根、李子树皮,栗树叶一起熬成的黑色胶状物质和熟石灰慢慢咀嚼。不久,口唇就像抹了椰子红。如今,一些妇女认为,嚼烟有失大雅,戒烟逐渐成了她们的自觉行为。“贴面酒”,也叫双杯酒和同心酒,是傈僳族男女社交场面的一种嬉戏趣闹的方式。他们常把自己酿的浓度高的酒藏与家中,留作款待客人。至于宴会歌舞较大的场合,则往往饮临时酿制的水酒,以免喝醉。傈僳族饮酒时所的盛器,较原始的是竹筒,如今有时用陶瓷器皿。饮酒时,主人取一竹筒酒,与客人脸贴脸地一同喝光,不得有酒溢流滴地,否则就要从头来过。饮“贴面酒”是绝对不避男女之嫌的,夫妻同宴,丈夫与其他女子贴面而饮,妻子也与其他男子来个“双杯尽”,这都是正常的现象。初来乍到的外界人,往往被当地人灌得脸热腹胀,而主人却若无其事。原来,主客双方喝“贴面酒”时,主人怕酒溢出,筒口稍向客人方向偏斜,客人怕酒溢出,自然“咕嘟咕嘟”的张嘴迎酒,主人却少饮了酒量。不过,这种喝酒场面确实奇特难得,常给客人留下美好的印象。
傈僳族习俗之温泉“春浴”
怒江峡谷的傈僳族人民至今仍保留着“春浴”的风尚。凡沿江两岸有温泉的地方,都是人们欢聚沐浴的场所。春节期间,人们带着年食、行李在离温泉不远的地方塔起竹棚,或找岩洞歇宿。在温泉住上三五天,进行沐浴。温泉分上池和下池,一般情况下男子在上池,妇女在下池,但距离较远。有的每天洗五六次,他们认为只有反复洗浴,才能消除疾病,增强免疫力,才能有充沛的精力投入新的一年的劳动生产。在六库附近的温泉地区,早在一百多年前,就形成了群众性的“温泉赛诗会”。届时,数公里外的歌手们都要赶来赛歌对诗。每当这个时刻,温泉附近点点白色的帐篷,日夜不熄的篝火边摆着甘凉的米酒和香喷喷的年食,歌手们一面吟诗对歌,一面品尝各自带来的美酒佳肴。新老歌手们,就是在这种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娱乐活动中,为新春佳节增添欢乐气氛。借助“春浴”赛诗对歌潜移默化的影响,陶冶人们的高尚情操,培育团结友好的社会风尚。 除此活动外,福贡一带的傈僳族青年还要举行“头顶射鸡蛋的”射弩比赛。比赛时,男青年身背箭包,手持弩弓,自己的心上人头顶扣一碗,碗底上置鸡蛋一枚(或头顶一木碗,碗中盛米、置鸡蛋)为靶,站于几米之外。比赛开始,男青年不慌不忙,拉弦搭箭,扣机击发,只听“啪”的一声,蛋花飞溅,心上人则安然无恙,顿时,场上爆发出一片热烈的掌声。这是一项惊心动魄、扣人心弦的比赛,是比技术、赛胆量、见真情的活动。当然,技术不精的小伙子,宁可射不中鸡蛋,也不会伤了心上人的。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