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倒计时
元宵节时间:2031年02月06日
(辛亥年正月十五,星期四)

距离2031年元宵节倒计时还有

  • 00
  • 00
  • 00
  • 00

元宵节由来

元宵节,又称灯节、小正月、元夕、上元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元宵节习俗自古以来就以热烈喜庆的观灯习俗为主。元宵节俗的形成有一个较长的过程,根源于民间开灯祈福古俗。开灯祈福通常在正月十四夜便开始“试灯”,十五日夜为‘“正灯’,民间要点灯盏,又称“送灯盏”,以进行祭神祈福活动。正月十五燃灯习俗的兴起也与佛教东传有关,唐朝时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正月十五日又称为“上元节”。

元宵节传说

元宵节的神话传说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关于“元宵姑娘”的传说,另一种是关于“灯笼神”的传说。 元宵姑娘的传说:相传,很久以前,人间并没有元宵节这个节日。有一年,天上的玉皇大帝觉得人间没有节日太冷清,便命令天宫里的织女姑娘到人间去创建这个节日。织女姑娘化身成一个村姑来到人间,教人们制作汤圆,并把汤圆当作过年的食物。人们吃了她制作的汤圆,欢欢喜喜过了个大年。这样过了好多年,玉皇大帝以为人间每年只有大年才有汤圆吃,感到不满意。于是,他换了一个管灯火的灯公老人到人间,让他每年正月十五到人间放一把火,把人间的房屋烧掉一半,这样,人们就没有地方藏汤圆了,只好在十五这天,都把家里剩下的汤圆吃光。第二年,玉皇大帝又派灯公老人到人间放火,可是人间却没有任何反应,玉皇大帝非常恼怒,他传旨派天兵在正月十五这天到人间放火。天兵来到人间,看到人们仍在吃汤圆过元宵,灯火通宵达旦。天兵禀告玉皇大帝之后,玉皇大帝才知道织女姑娘早已返回天宫,不在人间了。于是,玉皇大帝传旨撤销天兵的命令。人们为了感谢玉皇大帝的恩德,便在每年的正月十五晚上挂起彩灯和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一日子。 灯笼神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因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地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立即传旨,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间的人畜财产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偷偷驾着祥云来到人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张灯结彩、点响爆竹、燃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于是大家遵照老人的指示去做,果然骗过了天帝。从此以后就有了元宵节和相关的习俗。

元宵节习俗

吃元宵 正月十五吃元宵,“元宵”作为食品,在中国也由来已久。宋代,民间即流行一种元宵节吃 的新奇食品。 闹花灯 农历正月十五是“元宵节”,此节日民间有挂灯、打灯、观灯等习俗,故也称灯节。 猜灯谜 猜灯谜又称打灯谜,是中国独有的富有民族风格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娱活动形式,是从古代就开始流传的元宵节特色活动。 耍龙灯 耍龙灯,也称舞龙灯或龙舞。见于文字记载的龙舞,是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作者在百戏的铺叙中对龙舞作了生动的描绘。 踩高跷 踩高跷,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高跷本属中国古代百戏之一种,早在春秋时已经出现。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每逢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民间都以狮舞前来助兴。这一习俗起源于三国时期,南北朝时开始流行,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划旱船 划旱船,也称跑旱船,就是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动作,表演跑旱船的大多是姑娘。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再蒙以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如同坐于船中一样,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些地方小调,边歌边舞,这就是划旱船了。有时还另有一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表演,则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流行于中国很多地区。 祭门祭户 古代有“七祭”,这是其中的两种。祭祀的方法是,把杨树枝插在门户上方,在盛有豆粥的碗里插上一双筷子,或者直接将酒肉放在门前。 逐鼠 逐鼠是一项元宵节期间的传统民俗活动,始于魏晋时期。主要是对养蚕人家所说的。因为老鼠常在夜里把蚕大片大片地吃掉,人们传说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它就可以不吃蚕了。 送孩儿灯 简称“送灯”,也称“送花灯”等,即在元宵节前,娘家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一般亲友送给新婚不育之家,以求添丁吉兆,因为“灯”与“丁”谐音。这一习俗许多地方都有,陕西西安一带是正月初八到十五期间送灯,头年送大宫灯一对、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吉星高照、早生麟子;如女儿怀孕,则除大宫灯外,还要送一两对小灯笼,祝愿女儿孕期平安。

相关阅读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