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立秋 > 立秋节气小百科 立秋有什么含义

立秋节气小百科 立秋有什么含义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6

立秋节气小百科,立秋是指太阳到达黄经135°时,即时距立春前后15天的时刻,通常出现在公历的8月7日或8日。在中国传统农事文化中,立秋标志着秋季正式开始,从而引导农民们进入丰收季节,这一时期的气候也开始变得凉爽,植物逐渐进入休眠期,为后续的生长和发展做好准备。同时,立秋也具有人文意义,象征着一年又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立秋有什么含义

立秋是几月几号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气,代表着秋季的到来。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时,太阳经过黄经135°,北斗星的斗柄指向西南。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点。秋季从立秋开始,一直持续到立冬结束,这是因为秋季的开始和结束都是受天体运行的影响。

进入秋季后,降雨、风暴、湿度等自然现象会逐渐减少或消失。在大自然中,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转向萧索成熟。秋季是收获的季节,也是一些植物和动物进入休眠期的时候。人们在秋季会感受到气温的下降和空气的清新,享受着这个季节带来的宁静和美好。

立秋并不是表示天气马上会转凉,初秋时期天气依然很炎热。传说中有“热在三伏,秋后一伏”的说法,也就是说,在立秋以后至少还会有一次酷热的"伏"天气。 "三伏"包括初伏、中伏和末伏,在每年不同的日期都会出现。据此计算,立秋那天通常处于中伏期间,也就是说,炎热未过,凉爽的天气要到白露节气后才会到来。因此,酷热和凉爽之间的分界线不在立秋这个节气上。

秋季是一个季节的交替,从暑气开始逐渐向寒气转变。根据《管子》的记录,“秋者阴气始下,故万物收。”这意思是说,在秋季万物开始静止不动,萎缩收缩,生长逐渐缓慢,阴气逐渐升高。自然也开始变化,万物的阳气开始退缩,阴气逐渐增强,树叶变得黄色并开始落叶,作物则开始成熟。秋季的最明显特点就是万物开始萎缩凋零,同时也是收获的季节。在古代,立秋是重要的节日之一,人们会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

立秋是啥意思?

《历书》中的这段话记载了立秋的时间和秋天开始的特征。按照《历书》所说,斗指向西南则为立秋,这个时间点意味着阴气开始生成并散发出来,导致万物开始凋零死亡。根据秋训的规定,这也是收获谷物的时节。

因此,"立秋"这个节气的含义是指随着这个季节的到来,夏天阳气逐渐减弱,而秋天的阴气开始占据优势,这是从阳气盛到阴气盛的转折点。

农作物开始成熟了,其中谷类作物也逐渐进入到收获季节。在汉语中,“立”表示开始,而“秋”则暗示着庄稼即将成熟。

立秋有三候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传统农历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个节气都代表着不同的节令和气候特点。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和顺序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日常的生活中,被视为一个标志着国家农业和文化发展的巨大成就。

在二十四节气中,每一个节气共拥有15天时间,这15天中又各自可以再细分为三个小季节,也就是每5天为一个小季节,即“三候”。这些候是以自然界的变化和物种的生长为依据,每一候都有着独特的名称和特征描述。

例如,在“立春”这个节气中的三候依次为“雉始雊”、“桃始华”和“鹰化为鸠”,分别代表着鸟类的健康、植物的萌发和动物的觉醒。这些候的名称和意义不仅仅是代表着农业生产的重要变化,并且在诗词歌赋、美术绘画、民俗风情等方面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是秋季的开始。立秋三候是以自然景象来描述此时节气的特征。

立秋三候的意义是:

一候凉风至,表示此时时节开始出现凉风,夏季的炎热开始消散。

二候白露生,表示此时气温开始下降,露水也开始出现。白露是秋季的一个气象现象,是露水变浓就产生白露,也是白天气温下降引起水蒸气凝结后的结果。

三候寒蝉鸣,意味着寒蝉开始鸣叫。寒蝉可以称作枯蝉,是一种蝉的种类。它的鸣叫声很特别,往往是秋季的特征之一。说明此时气温已经开始逐渐转凉,秋天的气息逐渐浓厚。

“立秋节气”是中国24节气中的一个,一般出现在8月7日或8日。当这个节气到来时,人们很快就能感受到所吹来的风开始变得凉爽,特别是在早晚时间,如果下雨更是如此。

随后,清晨的大地上便浮现起一层层雾气。

后来,寒蝉开始发出激烈的鸣叫,因为它感觉到阴气正在上升。

立秋后秋天到了吗?

许多人相信,一到了立秋节气,秋天就已经到来了。

古代的时候,人们的确是将立秋视为秋天的开始,而立冬则意味着冬天的到来。

今天不同了,秋天的定义已经改变。一般认为当地连续五天的平均气温低于22℃才可以称为秋天。

一般而言,由于各地的气候状况不同,大多数地区在立秋之后仍旧会持续高温,这是因为还会有“一伏”现象。

不同的省份进入秋天的时间并不相同。其中,最早进入秋天的是黑龙江,而海南则要等到新年才会进入秋天。

立秋会下雨吗?立秋下雨好不好?

这个在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说法。

立秋节气不是一定会下雨的,针对不同地区的天气状况不同。在我们国家,每个地区的天气都是有区别的。此外,立秋下雨对于农作物来说是有益的,因为俗语说“立秋三场雨,稻谷变秋收”,而且“立秋雨淋淋,遍地是黄金”。

在这个时候,秋季收获的作物需要雨水来促进它们的生长,因为雨水对作物的发育非常有利,而这也是后面丰收的重要因素。然而,在一些地方,人们希望立秋那天能够放晴,因为有句俗语说:“雷打秋,冬半收”,也有人说“立秋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这是因为在社会传统文化中,雷声与秋收并无关联,相反,如果秋天有雷声,有的人会认为这是神灵不满,会带来不祥之兆。因此,人们希望立秋后能够风和日丽,这样就会让农民们更加安心地进行收获工作。

据观察,今年的立秋下了雨,而且此后的冬季雨水相对较少,可能会出现干旱的情况。所幸的是,立秋这天却是晴天,预示着后面的天气会风调雨顺,这对于农民来说非常重要,可以保证耕种不误农时。

立秋就凉快了吗?

经过立秋之后, 虽然还会有秋老虎的天气, 但距离处暑节气的到来也越来越近了,到了处暑节气后气温就会明显降低,天气逐渐转凉。秋天的降温过程通常伴随着秋雨,十场秋雨之后就要开始穿棉服了。可以明显感受到, 一天比一天凉快了。

立秋并不代表马上会有凉爽的秋天到来。因为不同地区的纬度和海拔高度等因素都是不同的,所以实际上不可能所有地区都在立秋这一天一起进入秋季。

立秋也分“公母”

在民间观念中,的确存在着“公秋”和“母秋”的区分,但是对于这种现象的解释却有着不同的说法。常见的观点主要有以下三种:

1、是立秋日是单日还是双日。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公历8月7-9日之间。关于农历是单日还是双日,是与立秋的具体时间有关系的。根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的记载,在公元前504年之前,定为立秋为七月十五,从公元前504年开始改为定在秋季初候,即夏至后第三个庚日,这个庚日如果是单日则算作翌日。因此,如果庚日为单日,则农历立秋是隔日,如果庚日为双日,则是当日立秋。

如果只是一天,则叫“公秋”,而如果是两天,则称为“母秋”。

秋天是过渡季节,虽然已经进入秋季,但天气仍然炎热,这是因为母秋(指上半个秋季,指立秋后的时间)还受着公夏的影响,气温仍然较高,很多时候需要穿夏季的衣服和饮用凉爽的饮料。因此有句俗语"公秋把扇子丢,母秋热死牛"来形容秋热,表达出秋天气温高的特点。

2、看立秋的月份。

因为立秋在农历时间上是不固定的,但通常在农历六月底到七月初间。常言道,“立秋不立秋,六月二十头”。

如果在农历六月份立秋,那就被称为“公秋”,但如果在七月份则被称为“母秋”。

六月出现寒意,表示秋意已经渐浓。但是,古人认为六月秋意太早,过早进入秋季可能会对农作物产生不利影响。所以,他们说“六月秋快加油,七月秋慢悠悠”,提醒人们要谨慎应对变化,避免对农业生产造成不良影响。

根据某些地方的说法,“六月秋两头不收,七月秋早晚收”,这是因为七月立秋的时候,气候逐渐转凉,这对于作物的生长非常有利。因此,七月份往往是大丰收的时候。但是,在六月底的时候,作物还没有完全成熟,所以不宜收割; 而等到秋后的八月份,天气虽然还是较为凉爽,但是作物已经成熟老化,收获的质量和数量都会下降。所以,在丰收季节,六月中旬至七月底是比较适合收获的时间段。

3、看立秋在一天的上午,还是下午。

秋分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出现在每年的9月22日或23日左右。而立秋则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一般出现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左右。按照古代民间的说法,如果立秋是在上午出现,就称为“公秋”,反之如果是在下午或晚上出现,就称为“母秋”。这种说法在一些地方仍然有流传,表示立秋时间的不同会对天气和作物生长等方面产生影响。

传统文化中,将秋天分为了公秋和母秋两个阶段,而在这两个阶段的变化中,气温也变化明显。公秋从立秋到处暑,天气开始转凉,早晚温差也比较大,但白天仍然较热。而母秋从白露到寒露,天气则逐渐转凉,高温天气减少,白天晚上温差逐渐减小。因此,传统说法中的“早上秋,凉飕飕,晚上秋,热死牛”,描述的就是公秋和母秋天气的差异。

老话说“早上秋,凉飕飕,晚上秋,热死牛”,这也是“公母秋”的区别。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