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七夕节 > 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七夕节是怎么演变的

七夕节是什么时候 七夕节是怎么演变的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7-04

七夕节是什么时候,中国的情人节就是七夕节吗?七夕节是农历几月几日呢?每年农历七月初七就是七夕节,尽管现代人把七夕节当作情人节,但在古代七夕节更是女儿节。古代中国的七夕节也有许多丰富的文化活动。接下来,小编将为大家介绍一下古代七夕节的一些风俗习惯,感兴趣的朋友不要错过。

七夕节是怎么演变的

七夕节是农历的几月几日

七夕节,也被称为乞巧节或女儿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女孩们对着天空的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赐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她们的针织女红技法熟练,并祈求姻缘巧配的爱情婚姻。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的重要事情,所以在这个晚上,许多有情男女都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刻仰望星空,祈求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出现在身边,共度幸福美满的一生。

七夕节,还被称为七巧节、七姐节、女儿节、乞巧节等,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七夕的别称也有双七、重七、香日、星期等。传说牛郎织女于每年农历七月初七相会,因此七夕节也有妇女穿针乞巧、祈祷福禄寿、礼拜七姐、陈列花果、女红等多种风俗习俗。

1、乞巧节: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拜七姐祈福、乞巧是“七姐诞”的重要民俗之一。传说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因此“乞巧”成为七姐诞的重要风俗,故称为“乞巧节”。

2、牛公牛婆日:在越南,七夕节的庆祝主体是华人,七夕节在越南又被称为“牛公牛婆日”。

3、穿针节:因为七夕节有穿针的风俗,故被称为穿针节。

4、兰夜:农历七月古称为“兰月”,所以七夕节又被称为“兰夜”。

七夕节的发展演变

七夕节起源于中国,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一些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七夕节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传说在七夕这一天,牛郎织女会相聚于鹊桥。有情人最终走到一起,愿天下情侣相爱一生永不分离。爱情最原始的形态理应如此,甜蜜浪漫、幸福满溢,一旦彼此相爱就要始终如一、一心一意。

随着时间的推移,七夕节慢慢演变成为情人节,此时情侣们会互赠玫瑰花来表达爱意。他们在这一天会通过社交媒体宣誓他们的爱情,常常令人羡慕。实际上,爱情很简单,只要我想和你在一起、我深爱着你、想每天陪伴着你、关心你的点点滴滴、参与你的未来、成为你的伴侣。

在古代,只要对方受到认定,无论距离有多远,无论等待有多久,双方都会坚守初心,很少会变心。然而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现代人的恋爱也逐渐加快节奏。

民间牛郎织女故事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七夕节的由来是关于董永和织女相会的故事。根据传说,董永是一个普通人,他与王母娘娘的七仙女一起洗澡时,不小心偷走了老七的衣服。老七因此无法返回天庭,与董永误打误撞地陷入了爱河,并在凡间生下了自己的孩子。王母娘娘得知后非常生气,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董永养的一头老牛竟然能开口说话。牛告诉董永,如果他想见老七,就应该割下牛角。董永果断行动,割下牛角后,牛角竟然能飞行。董永带着孩子和牛角一起追寻织女。然而,当他们即将相会时,王母娘娘用自己的金簪画了一条天河,将他们隔开。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我们抬头看牛郎星和织女星之间会有一条银河,虽然这与传说关系不大,但是这是古人对七夕节的美好猜想。在神话中,牛郎和织女因相隔对岸而悲伤,被全天下的喜鹊所感动,于是鹊桥出现让他们相会。这个神话故事可以说是对七夕节由来的一个总结,尽管它依然是个神话故事。

七夕节拥有着美好的神话故事,在这一天,据传家里装有葡萄架的人可以在桂花树下偷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对话。这个传说主要是源于民间传说,用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来讴歌爱情的伟大。

古代七夕节有哪些风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习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拙征矣。”《直隶志书》也说,良乡县(今北京西南),七月七日,妇女乞巧,投针于水,借日影以验工拙,至夜仍乞巧于织女。清于敏中《日下旧闻考》引《宛署杂记》说:“燕都女子七月七日以碗水暴日下,各自投小针浮之水面,徐视水底日影。或散如花,动如云,细如线,粗租如锥,因以卜女之巧。”

兰夜斗巧

起源于汉朝宫廷的游戏,汉高祖爱妃戚夫人的宫女贾佩兰在离开宫中嫁给扶风人段儒为妻后,经常跟人们谈起在汉宫七夕的事。她说:“汉宫在每年的七月七日,首先在百子池畔,奏于阗乐之后,就用五色彩缕,互相绊结起来,叫做‘相怜爱’。随后,宫中的宫娥彩女们,一起到闭襟楼上,大家学习穿七巧针乞巧。而有个叫徐婕妤的宫女,可以把生的菱藕雕刻成各种奇花异鸟呈献给皇上,皇上把这些小玩意在晚上随手放置在宫中的桌角上让宫女们摸黑寻找,这种游戏就叫做‘斗巧’。”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拜魁星

俗传七月七日是魁星的生日。魁星文事,想求取功名的读书人特别崇敬魁星,所以一定在七夕这天祭拜,祈求他保佑自己考运亨通。魁星爷就是魁斗星,廿八宿中的奎星,为北斗七星的第一颗星,也魁星或魁首。古代士子中状元时称“大魁天下士”或“一举夺魁”,都是因为魁星主掌考运的缘故。

根据民间传说,魁星爷生前长相奇丑,脸上长满斑点,又是个跛脚。有人便写了一首打油诗来取笑他:不扬何用饰铅华,纵使铅华也莫遮。娶得麻姑成两美,比来蜂室果无差。须眉以下鸿留爪,口鼻之旁雁踏沙。莫是檐前贪午睡,风吹额上落梅花。相君玉趾最离奇,一步高来一步低。款款行时身欲舞,飘飘度处乎如口。只缘世路皆倾险,累得芳踪尽侧奇。莫笑腰枝常半折,临时摇曳亦多姿。

然而这位魁星爷志气奇高,发愤用功,竟然高中了。皇帝殿试时,问他何脸上全是斑点,他答道:“麻面满天星”;问他的脚为何跛了,他答道:“独脚跳龙门”。皇帝很满意,就录取了他。

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传说,说魁星爷生前虽然满腹学问,可惜每考必败,便悲愤得投河自杀了。岂料竟被鳖鱼救起,升天成了魁星。因为魁星能左右文人的考运,所以每逢七月七日他的生日,读书人都郑重的祭拜。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