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重阳节 >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 重阳节登高有什么说法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 重阳节登高有什么说法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7-11

重阳节登高的起源,重阳节登高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一种传统习俗。据传,重阳节起初是为了祈福消灾而设立的,人们相信登山可以驱邪避灾,祈求平安吉祥。此外,古人认为登高还能增加体力、提高免疫力,有益身心健康。

重阳节登高有什么说法

重阳节登高的由来

根据魏文帝《与钟繇书》中所述,重阳节之所以要登高,是因为认为登高能够有利于长久的幸福,因此重阳节值得举办盛大的宴会和聚会来庆祝。

重阳日登高辟邪佞之气

九月九日登高是一个传统的习俗,在古代被赋予了特殊的意义。有人认为九是一个很吉利的数字,象征着长久、健康和繁荣。登高可以增加人体活动,锻炼身体,同时还可以俯瞰远景,开阔视野,放松心情。

此外,重阳登高还有与祭祖活动联系在一起的意义。重阳节是孝敬长辈、怀念祖先的节日,登高也是为了向祖先祭拜致敬。登高的习俗也让人们有机会离开尘世纷扰,与大自然相融,感受秋天的美好。因此,九月九日登高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传统习俗。

总的来说,九月九日登高是古人为了身心健康、祭祖致敬以及欣赏秋景而开展的活动,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时令合宜的理由。我们继承和传承这个传统习俗,也是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感受传统节日的庆祝和共享美好的时刻。

桓景带领乡民登高避灾

后汉时代有一位著名的仙人费长房。有一天,费长房对他的弟子桓景说:“九月九日,你的家人将会遭遇灾难。但只要你带领全家人每个人都用红袋盛着茱萸,挂在手臂上,然后一起登高并且饮用菊花酒,就能够避免祸患,消除灾难。”

桓景届时果然按照师傅所说,全家一同上山游玩。然而当他们傍晚回家仔细一看,却发现所有的鸡、狗、牛、羊等家禽家畜全部死光。桓景这才明白,原来这些家禽家畜成了全家人的重要饮食来源。

桓景避灾之说,虽然是一个神话,但后来的人们代代相传,并视九月九日为登高避灾、饮酒聚会的时期。久而久之,这成为了中国的特殊风俗。

古人有山岳崇拜情结,登山为了祈福

古代人们对山岳的崇拜可以追溯到祭祀仪式的文化背景中。在《礼记·祭法》中,记载着“山林川谷丘陵,能出云,为风雨,见怪物,皆曰神”的说法。古人将巍峨的山峰、浩瀚的森林、奔流的河流和起伏的丘陵视为神灵的存在。

古代先民生存环境极其艰苦,主要依靠采集和狩猎来维持生计。大山中生长的各种植物、隐栖的飞禽走兽以及潺潺溪流,为人类提供了极为重要的资源和生存条件。人们对山岳的崇拜源于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然赐予的恩惠的感激之情。

登高活动在古代也常常与祭祀仪式结合在一起。人们会选择高山来进行祭祀,既有表达对山神的敬意,也有向上天祈求平安和福祉的寓意。同时,登高也被视为悟道的一种方式,通过登上高山,人们可以远离尘嚣,沉浸在自然之中,感受到自然的伟大和自己与宇宙的联系。

总之,登高源于古人对山岳的崇拜,是一种寄托情感、追求宁静和思索人生意义的活动。它既是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是对自然赐予的感激和感恩之情的表达。同时,登高也可以帮助人们与自然亲近,拓展视野,从而得到心灵的净化和启迪。

如果遇到高温干旱,山间密林可以提供遮蔽,减轻高温的炙烤。而当洪水袭来时,躲到高山上可以避免灭顶之灾。古人认为山上常常云雾缭绕,象征着神龙的存在,据信神龙可以掌控风雨和雷电。此外,高山上的雷电可以引起火灾,人们可以利用火来烹饪食物,使其变得可口而香甜。

因此,人们对山的敬畏和崇拜可以追溯到古代。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就开始流行"登山祈福"的习俗。一些持这种观点的人还从“崇”字的构造来解释:崇是形声字,它由“山”和“宗”两个部分组成。它之所以被用来表示崇拜,最初是基于对山的崇敬,因为山代表高大崇高的象征,而“宗”则代表神圣。无论是用“宗”来比喻“山”,还是用“山”来比喻“宗”,都蕴含着尊崇和敬畏的意义。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