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阳节的起源 重阳相关神话传说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8-01
重阳节的起源,古时已有重阳节这个节日,随着人们的不断发展,重阳节逐渐增添了许多特色和色彩。那么重阳节的传说故事有哪些呢?而重阳节的起源和传说又是怎样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期的万年历吧!
重阳相关神话传说
重阳节相关传说故事
骊山传说
说是很早以前,有个庄户人家住在骊山下,全家人都很勤快,日子过得也不错。
有一天,这位主人在返回地里的途中遇到了一个推测命运的先生。因为天色已晚,先生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住处。由于主人家很拥挤,只有一个草棚作为住所,于是他在灶房里铺上了一些草叶,让妻子和孩子们都在草铺上睡觉,自己和推测命运的先生一起睡在火炕上,凑合过夜。
第二天一大早,算卦先生准备离开的时候,庄户人的妻子早早醒来,为他做了一顿丰盛的早餐,并准备了一袋白蒸馍给他带走。算卦先生走出门,看了看庄户人的住所,提醒他说:“到九月九日,全家要去高处躲藏。”庄户人思索着,平时都过得很简单,也没有做过什么奇怪的事情,也不渴望升官发财,为什么要去高处呢?但又想到,常言道八字先生懂得看堪舆,并精通天文地理,说不定我的住所有可能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既然到了九月九日,就让全家一起去高处走走吧,也算是让大家欣赏一下美景。
到了九月九,庄户人全家拿着花糕香酒登上骊山高峰去游玩。然而,当他们上山后,半山腰冒出一股泉水,直冲向他们的家,顷刻间将草棚冲垮,整条山沟都被泡了。庄户人家终于明白了为什么算卦先生让他们在九月九登高的原因。
当这个事件被传开后,人们每年夏历九月九这一天,便会带上老人和孩子一同去登高,这个习俗一直传承到现在。
白衣送酒
陶渊明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伟大诗人,他酷爱菊花,将菊花视为高洁品格的象征。陶渊明生活在乱世之中,对当时的倾轧和腐败感到不满,他辞去官职,回到家乡柴桑隐居。
在家乡,陶渊明种植了许多菊花,并常常在东篱边观赏。他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句脍炙人口的诗句,表达了他与菊花的精神契合。
陶渊明喜欢喝酒,但由于家境贫寒,常常缺少酒。一年重阳节,陶渊明在菊花边赏菊,却没有酒可以喝,无法借酒消愁。他只好采了一把菊花在手中,嗅闻嚼食,以此打发时间。
然而,菊花毕竟不能代替酒,陶渊明感到十分无聊。就在这时,远处突然出现了一个穿着白衣的人,原来是江州刺史王弘派来的差人,特地带来酒给陶渊明。陶渊明非常开心,立即打开酒坛,与菊花一起畅饮,尽情地醉了一次。
孟嘉落帽
盂嘉,是我国古代东晋时期的文人之一。他曾在当时具有一定权势的大将军兼荆州刺史桓温的麾下担任参军一职。在九月九日这一天,大将军桓温邀请了宾客和幕僚一同登高并共庆盛会。他们在山顶上摆设了盛宴,品尝美酒,同时赋诗作乐。参加节宴的人们都穿着整齐,翩翩而至,他们一边举杯相酬,一边兴致高昂。、
突然,一阵风吹过,将盂嘉头上的帽子吹落在地上。此时,孟嘉已经有些醉意,竟然没有注意到帽子已经掉了。但是主人桓温已经发现了,于是他叫在座的孙盛拿这个事件来取笑孟嘉。孙盛当时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文人,他按照桓温的要求,在席间草草写了一篇文章批评盂嘉。然而没料到,尽管孟嘉已经喝醉了,但他的头脑仍然清晰,思维敏捷。正当孙盛完成了他的文章时,他匆匆忙忙看了一眼,立刻拿起笔回应了一篇文章。当全场的人读了他的文章后,无不感叹称赞,这个事件立刻传为美谈。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