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七夕节 > 七夕节别称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七夕节别称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8-22

七夕节别称,七夕节又被称为中国情人节。据传,这个节日源于古代一种美丽的传说,故亦称为“乞巧节”。七夕节通常在农历的七月初七庆祝,相当于公历的8月的某一天。在这一天,人们会庆祝牛郎织女的相会,寄托着爱情的美好祝福。

七夕节有哪些传统风俗

七夕又叫做什么节

双七是指农历七月初七的日子,也叫做重七。双七的原因是农历七月初七这一天,农历的日子和月份都是七,所以被称为双七。香日是民间传说七夕牛郎织女相会的日子,所以织女会打扮得漂漂亮亮,化妆涂香,使得整个天空都弥漫着香气,因此被称为香日。

星期的起源与中国传统的牛郎织女传说相关。牛郎和织女是一对苦命的恋人,被分隔在天河两岸,每年七月初七他们才有机会相见一次。牛郎织女二星代表了他们在天空中的形象,分别位于天鹰座和天罡座。因为他们每年只能在这一天相会,所以这一天就被称为星期。

乞巧节,又称七姐诞,是传统的重要节日之一。相传七月七是七姐的诞辰,民间认为七姐是天上的织布能手。因此在这一天,女性会前往庙宇,向七姐烧香祈福,并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这个习俗被称为“乞巧”。实际上,所谓的“乞巧”指的就是参加七姐诞活动时进行的手工技巧的竞赛。由于“乞巧”是七姐诞的一项重要风俗,因此这个节日也被称为“乞巧节”。

女节,也称为七夕节,是以少女拜仙、乞巧、赛巧等为主要节俗活动的节日。牛郎织女是一对“鹊桥相会”的恋人,他们千百年来的爱情故事深深触动了人们的心灵。因此,七夕节也成为千千万万女儿和姑娘们寄托爱情梦想、渴望与情人相聚的节日,因而也被称作“女儿节”或“姑娘节”。

兰夜是古代农历七月的别名,因此七夕也被称为“兰夜”。

在越南,七夕节的庆祝活动主要由华人社群组织举办。七夕节在越南也被称为“牛公牛婆日”。

小儿节是一个节日,因为乞巧和乞文等传统活动通常由少女和童子们参与,所以被称为小儿节。

穿针节:因为这天有穿针的习俗,故称。

道德腊是道教中的一个传统节日,即七月七日。根据道教经典《天皇至道太清玉册》,这一天被称为道德腊,据说五帝会在西方天界七炁素天集会。

七夕有哪些习俗

穿针乞巧

这是一个关于乞巧方式的古代传统,最早起源于汉代,后来流传至后世。据《西京杂记》记载:“汉代的彩女们经常在七月七日这天,在开襟楼上穿七孔针,人们都学会了这个习俗。”南朝梁宗谋在《荆楚岁时记》中也提到:“七月七日这天,家家户户的妇女们都在彩楼上穿七孔针,有些人用金银愉石作为针。”

喜蛛应巧

乞巧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习俗之一,也是庆祝七夕节的方式之一。根据记载,在南北朝时期,人们开始使用乞巧的方式庆祝七夕节。据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所述,人们在这一天晚上会将瓜果摆放在庭院中进行乞求巧技的活动。如果有喜子(指蚕宝宝)在瓜果上结网,人们则认为这是巧妙的象征。

这种乞巧方式比穿针乞巧稍晚流行,但同样具有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在这一传统活动中,人们期望通过乞求巧技能够增进自己的技艺和智慧。这不仅是庆祝七夕节的庄重活动,也是一种表达人们对巧思和智慧的追求的方式。

投针验巧

这个七夕节的风俗是明清时期流行的一种变体,与传统的穿针活动有所不同。根据明代刘侗和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的记载,人们在七月七日的午时丢失巧针。妇女们将盎水曝晒到正午,稍等片刻后,水面会形成一层薄膜,然后再投掷绣针进去,绣针会浮在水面上,可以看到水底的针影。有时会出现成云、花朵、头部、鸟兽等影像,也有的形成鞋子、剪刀、水茄等形状的影像,被认为是乞得了巧。这些影像的粗细程度不一,有些像铁锤,有些像丝线,还有的像轴蜡,形状比较朴实。

磨喝乐

磨喝乐是一种古老的民间玩具,主要在七夕节时供儿童玩耍。它们通常是小泥偶的形象,穿着传统的臂衣裙,手中拿着荷叶。每年的七月七日,在开封的潘楼街东宋门外瓦子、州西梁门外瓦子、北门外、南朱雀门外街以及马行街内,都会有磨喝乐的销售。磨喝乐实际上是用土塑成的小偶人。

拜魁星

据传统,七月七日被视为魁星的诞辰。魁星被那些渴望功名的读书人尊崇,所以他们会在七夕这一天举行祭拜活动,希望能够得到魁星的庇佑,以顺利通过考试。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