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寒食节 > 寒食节小知识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寒食节小知识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23

寒食节小知识,寒食节是汉族的传统节日,通常在农历三月初三或初四,也是清明节的前一天。这个节日与清明节有着密切的关系,是清明节的前身。

寒食节是什么节日

寒食节历史溯源,寒食节是什么节

远古

寒食节是一种传统文化节日,也称为禁烟节、冷节或百五节。寒食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由于气候干燥,春雷易发生,所以在这个季节要进行隆重的祭祀活动,把上一年传下来的火种全部熄灭,然后重新钻燧取出新火,作为新一年的生产与生活的起点。这就是所谓的“改火”或“请新火”。在改火时,要举行隆重的祭祀活动,将谷神稷的象征物焚烧,称为人牺。因为这个节日来自古代的改火习俗,所以也被称为禁火节。

寒食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之一,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两千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人们禁止生火,也就是禁火,以避免火灾的发生。禁火与改火之间有不同的间隔时间,史料记载有三天、五天、七天等不同的说法。在禁火期间,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这就是所谓的“寒食”。

寒食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它不仅是传承优秀的中华文化的重要方式,也是人们寄托情感、弘扬传统美德的重要节庆。在这个节日中,人们以祭扫、宴席等形式纪念先人,欢度节日。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社会人们对寒食节的庆祝方式也在不断变化与创新,但其重要性和意义却从未改变。

春秋

禁火节后来转化为寒食节,是为了纪念春秋时期晋国的名臣介子推。他曾割股为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归国为君侯后封赏群臣,独介子推不愿受赏,携老母隐居于绵山。后来,晋文公亲自到绵山恭请介子推,介子推不愿为官,躲避山里,晋文公手下放火焚山,原意是逼介子推露面,可结果,介子推抱着母亲被烧死在一棵大柳树下。为了铭记这位忠臣义士,晋文公下令介子推死难之日不生火做饭,要吃冷食,称为寒食节。

魏晋

在汉代时,山西民间有一个习惯,就是要禁火一个月以示纪念。但在三国时期,魏武帝曹操下令取消了这个习俗。在《阴罚令》中有这样的规定,“太原、上党、雁门的冬至后的第五天严禁生火,这是为了纪念介子推”,强制人们不得守寒食。违反者将面临惩罚,户主要受半年的刑罚,官员则要被关100天的监狱,而对于主持此项令的官员,则要扣除一个月的俸禄。随着三国归晋,由于“晋”与春秋时期的晋国同名同音,寒食节就被特别重视了起来,这个纪念介子推并禁火寒食的习俗又重新恢复了起来,不过时间被缩短为三天。与此同时,寒食节纪念介子推的说法也得到了推广,逐渐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风俗习惯。因此,禁火寒食成为了汉族共同的节日习俗。

典籍

寒食节起源于距今2640年前的山西介休绵山,比端午节还要早358年。据《辞源》、《辞海》的释义,春秋时期,介之推历经磨难协助晋公子重耳复国后,隐居介休绵山。晋文公重耳烧山逼他出来,子推母子隐迹焚身。为悼念他,晋文公下令在子推忌日(即冬至后一百五日)禁火,形成了寒食节的传统。

据典籍记载,寒食节起源于介子推在介休绵山被焚的事件。这一记载最早见于西汉桓谭的《新论》中的卷十一《离事》,后来陆续被载入了《后汉书》、《晋书》、《水经注》、《齐民要术》、《癸辛杂识》、《岁时广记》等典籍中。这些历史文献均对于寒食节的由来有所提及。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