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传统节日 > 重阳节 > 重阳节食俗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重阳节食俗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4-20

重阳节食俗,重阳节是一个古老的传统节日,民间有许多传说与神话与之相关。据说重阳节起源于古代祭祀大火的仪式,在当时的历法中,重阳节与上巳节、寒食节、九月九日和三月三日都被视为春秋时期的重要节庆。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人们会吃一些传统的食品,比如菊花饼和茱萸糕,这些美食都寓意着吉祥和长寿。人们还会到户外赏秋游玩,并登高远望,以表示对遥远的过往和未来的向往。无论如何,重阳节对我们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节日,无论是从传统的文化遗产,还是从人文精神的角度来看,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和欣赏。接下来,我们一起探讨一下重阳节的传统美食有哪些。

重阳节有哪些传统美食

重阳节三种食俗

古代把农历三月三称为春天的大节,叫做“上巳”,九月九称为秋天的大节,叫做“重阳”。虽然“上巳踏青”已经逐渐被清明节所替代,但“三月三”仍然是壮族、黎族、畲族等少数民族重要的节日。而“重阳节”则因为月日同音,又值秋天,历来备受重视。《易经》将“九”定为阳数,而“九”是阳数中最大的,两九相重称为“重九”,两阳相重则称为“重阳”,这些都可以引发人们的许多联想。现在,中秋已过,步入盛秋,季节变化又引起了人们对人生的感慨,多种情感的交集使得重阳节成为了以娱乐为主的节日。在重阳节的食品和民俗方面,有三种称为“三宝”。

重阳节要喝菊花酒。这是因为九九与“久久”谐音,而“酒”也同音,因此就出现了九九要喝菊花酒的说法。在金秋九月,秋菊盛开,被称为“菊月”,而老百姓也把菊花称为“九花”。北京市将菊花列为市花之一,象征着生命力和延寿的品性。在古人看来,菊花具有不寻常的文化意义,被视为“延寿客”、“不老草”,可使人老而弥坚。

第二个习俗是吃羊肉面。因为“羊”和“阳”谐音,所以在重阳节时,应该重视吃羊肉面这个传统。面条要选用白面,原因是“白”字是“百”去掉上面的一,寓意为一百减一等于九十九,以迎合“九九”这个数字的典故。在京城,人们会在九十九岁老人的生日时庆祝他的“白寿”,富人家还会举办以羊肉为主的宴会,包括爆、烤、涮和全羊席。秋季是羊肉最肥的季节,羊肉性暖,可以御寒。

第三个习俗是吃花糕。重阳节是敬老的节日,登高可以躲避灾难。因为“糕”和“高”是同音的,而且“步步高升”、“寿高九九”等成语也与这个节日有关,所以“重阳花糕”成为了一种受欢迎的节日食品。在秋高气爽的时节,人们经常登上高山,品尝花糕,观赏菊花,并举办各种尊老敬老的活动,弥漫着人间亲情之情。在我国南方,普遍流行重阳节插茱萸来驱逐邪佞,但在北京,敬老才是这个节日的主要内容,所以人们更多地是欣赏菊花,而不是插茱萸。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