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小寒 > 小寒时节民俗百科 小寒时节有哪些民俗

小寒时节民俗百科 小寒时节有哪些民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4

小寒时节民俗百科,画饼充饥是一种古老的成语,表示人们为了解决饥饿问题而做出的一种徒劳无功的行为。与之类似的是小寒节气所使用的一种民俗文化,即消寒图。消寒图是一种用于驱散严寒的图案,人们相信将其贴在家中能够为家人驱寒保暖,增添新年气氛。小寒节气是一年中的第五个节气,此时大部分地区的气温已经较低,但真正的寒冷天气还未到来。因此,人们需要做一些准备工作来保持家庭温暖。九九消寒图是小寒节气使用的一种消寒图案,由九条不同的曲线组成,寓意为“九九归一”,代表家庭成员在小寒节气中凝聚为一。通过各种民俗活动,人们传承和发扬了自己的文化传统,让节气文化在不断的传承中增添魅力。

小寒时节有哪些民俗

小寒民俗早知道

故宫养心殿后殿上挂着一幅名为“管城春满”的图画。这幅图画包括九个双钩空心字,排列如九宫格一般从右到左。其中每个空心字都由九笔构成,上面写着“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句话。如果不了解相关民俗知识,读起来可能会感到困惑。不过仔细观察这幅画,你会发现它在提醒我们:管城春天有着独特的韵味,那就是万物复苏、晴空万里、柳树吐绿。它描绘了春日里正融洽的气氛和温馨的景象,让人感到充满温暖和希望。

这种消寒图最早可以追溯到元代,然后在明清时期从皇宫到民间都很流行。它们有很多种形状,比如铜钱型、梅花型、文字型、葫芦型等等。在元代,玩这种消寒图已经很文雅了。每年冬至之后,人们会在窗户上贴上一枝梅花,并让佳人每天用胭脂涂满一圈,等到涂满了八十一圈,原本雪白的梅花就变成了杏花,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在许多笔墨游戏中,最着名的就应该是“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风”,这是清朝吴振棫所着《养吉斋丛录》中所记载的。内直翰林诸臣每年冬季都要填写这种“九九消寒图”。

这是关于一个消寒图的传统制作和使用方法的描述。

首先,需要在宫中的懋勤殿制作这个消寒图。这个图画在一块待填写的板材上,并且四周用木框插榫的方式固定。然后再用纸绫将其裱上。每年的冬至节前将这个图挂在室内,由室主人主持填写。填写的时间从冬至前的头九第一天开始,每天填上一笔。填完一字后,就要过去九天,直到将一句填好,需要九九八十一天才能全部填好。

“管城子”是指毛笔的另一种称呼,这样的笔意味着用它能够书写出春满庭园的美景。想象古代的人们,每天安静地拿起笔,在珍视和怜爱世间万物的情感中写字。他们会在冬天的漫天飞雪中耐心等待着春风的到来,这种典雅和文绉绉的场景是不是很美妙呢?难怪《读库》的主编老六也对此不禁向往,将它制作成书签并分发给朋友,以供消闲娱乐。

在小寒节气中,除了吃“腊八粥”之外还有很多其他的传统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在老北京,有一句著名的俗语“送信儿的腊八粥”,这句话揭示了在腊月初八喝腊八粥的时候,已经开始准备春节的信息。在旧时代,腊月初一的时候,街头巷尾都有叫卖菱角米、薏仁米的小贩,以备熬出的米豆最加齐全,制作成为美味的腊八粥。而在现代,超市为了方便顾客制作腊八粥,将芸豆、豌豆、小豆、豇豆、绿豆、小米、大米、高粱米等杂粮混合起来出售,称之为“腊八米”。腊八粥不仅仅是一道美食,更是一种传承和庆祝中国传统节日的方式。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经强调了粥的功效,称其能够益气、生津、养脾胃、清虚寒。而在北京,喝腊八粥最有名的地方便是雍和宫。在雍和宫,粥的香气在人群中弥漫着,而人们手捧着热腾腾的粥,祈祷着吉祥如意、岁月静好,这一美妙的体验不仅能够为身体提供能量补充,更可以滋润人的灵魂。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