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是什么日子 七夕节的典故和风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10-08
七夕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古人对七夕也是有着特别的情感,不仅是个期待爱情的情人节,更是个非常有意义的女儿节,要说七夕节是什么日子?你得真的了解七夕这个节日的设立初衷和风俗才能真正了解其意义,以下是小编为各位朋友带来的七夕节的典故和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到各位朋友哦。
【七夕节是什么日子】
七月初七,正逢长夏之时。因是月初,月光并不明亮,晴朗的夜空,繁星闪烁,浩瀚的银河横贯南北,银河东西两岸,隔河相望的牵牛星和织女星,在今夜感觉距离更近。在你不经意时,会有万千的喜鹊搭起鹊桥让他们相会。七夕节是什么生肖 七夕节代表的动物>>>>
织女是个聪颖美丽、心灵手巧的女子,更是天上的织布能手,七夕的夜晚,她才能走出天庭与牛郎相会。于是在这天晚上,女孩子们便会在院子摆上香案,陈列瓜果、胭脂、鞋子、刺绣等,朝天祭拜,向织女乞智求巧,以获得聪慧的心灵与精妙的手艺。乞巧有穿针乞巧、喜蛛应巧、投针验巧、兰夜斗巧等多种形式。
宋元时期,七夕乞巧非常隆重,京城中还设有专卖乞巧物品的市场,称为乞巧市。《醉翁谈录》中记载:“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
乞巧表达了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心愿。《乞巧》是唐朝诗人林杰的诗,诗人在诗中并没有具体写出各种不同的心愿,而是留下想象的空间。农历七月初七的七夕节,仰望天空,似乎有牛郎和织女在喜鹊桥向会。旧时代妇女向七姐“乞巧”,乞求她传授心灵手巧的手艺;其实,所谓“乞巧”不过是“斗巧”。乞巧的方式大多是姑娘们穿针引线验巧,做些小物品赛巧,摆上些瓜果乞巧,各地汉族民间的乞巧方式不尽相同,各有趣味。近代的穿针引线、蒸巧馍馍、烙巧果子、生巧芽以及用面塑、剪纸、彩绣等形式做成的装饰品等亦是乞巧风俗的延伸。
七夕节普及于西汉时期,鼎盛于宋代,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前仍在我国农村地区广泛流行。而在现今,由于受到2月14日西方情人节的冲击,人们提倡过我们的传统节日,更是由于商家的炒作,将七夕节增加了“中国情人节”的文化含义。其实七夕节古已有之,其文化内涵主要是“乞巧”,且已流传数千年。虽然它象征爱情,有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蕴含其中,但却是个伤感别离的故事,将情人节附会其中未免牵强。我国民俗学者对于我国情人节的时间给出的建议是“三月三”,“三月三”由上古伏羲和女娲神话演绎而来,是我国古代已经存在的礼俗。
七夕节的发源
七夕节在每年农历的七月初七,也有人称之为“乞巧节”或“女儿节”。2022年七夕节是公历的8月4日,星期四。
七夕节发源于中国,在部分受中华文化影响的亚洲国家如日本、朝鲜半岛、越南等也有庆祝七夕的传统。2006年5月20日,七夕节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中国传统节日中最具浪漫色彩的一个节日,也是过去姑娘们最为重视的日子。女孩们在这个充满浪漫气息的晚上,对着天空的朗朗明月,摆上时令瓜果,朝天祭拜,乞求天上的女神能赋予她们聪慧的心灵和灵巧的双手,让自己的针织女红技法娴熟,更乞求爱情婚姻的姻缘巧配。过去婚姻对于女性来说是决定一生幸福与否的终身大事,所以,世间无数的有情男女都会在这个晚上,夜静人深时刻,对着星空祈求希望自己命定之人可以出现在自己的身边,幸福美满的度过一生。
传说在七夕这一天,牛郎织女会在鹊桥相聚。有情人终成眷属,愿天下情人相爱一生永不分离。爱情最原始的样子本该是这样,甜蜜浪漫,幸福美满,既然彼此相爱就要一心一意始终如一。
七夕节随着时间的演变慢慢成为了情人节,在这一天情侣会互相赠送玫瑰花来表达对彼此的爱意。情侣们在这一天会发朋友圈来宣誓他们的爱情,常常让人羡慕。其实爱情很简单,就是我想跟你在一起、我很爱你、想每天都陪着你、想关心你的一点一滴、想参与你的未来、想成为你的人生伴侣。
在古时候只要认定了对方,不管多远的距离,不管多长的等待时间,双方都会一心一意很少会变心。随着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现在人们的恋爱节奏也逐渐加快。
【七夕节的典故和风俗】
生命周期崇拜
在古代的时候,七七其实是一个生命周期,《黄帝内经》这本书说到,女人一般都活不过49岁,每七岁为一个周期,也就是最多活11个周期。这本书中还强调14岁来月经就可以结婚生子,活到49岁就已经马上就要结束生命周期了。其实对古代的生命周期比较短是可以理解的,七这个数字在西方指的是相遇,所以双七所代表的节日是十分具有意义的。
七姐诞崇拜
这里所说的七姐,其实就是织女星所代表的织女形象,在民间一般信奉为情侣,儿童以及妇女的保护神,一般古时候7月7日晚上不仅会设香案,还会备宴祭祀七姐,主要目的还是为了求七姐保佑自己今后的健健康康,还未成婚的女子,希望自己可以有一段好的姻缘,如果已经结婚生子了,就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健康康,因此不仅是未婚女子可以过七夕节,所有的女性都是可以在这天得到尊重的。
牵牛织女星象崇拜
现在在一些污染比较少的地方,大家抬头就可以看到两颗最亮的星星,牵牛星和织女星中间相隔了天琴座,狐狸座,天箭座,等三大星团,而中间就是一道长长的银河,再加上民间神话故事的渲染,在古代的牛宿星宿体系中,怡河东岸就好像有两个倒置的三角形,看起来就好像牛角,这颗星星就被称为牵牛,织女星是天琴座西北侧一个全天象中第五亮的星星,比牵牛星还要亮,古代民间关于这种自然天象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时代。一般认为信奉这两个星象可以保佑来年的耕种以及产量。
牛郎织女故事
现在人们关于七夕节的由来一把认定就是董永和织女一起相会的故事,传说董永虽然是一个凡人,但是为人朴实,一次王母娘娘的七仙女洗澡的时候,董永不小心偷走了老七衣服,老七回不到天庭,阴差阳错的与董永相爱,有了自己在凡间的一个孩子,王母娘娘知道之后十分气愤,但是董永养的老牛竟然能开口说话,你要是想见那女的就把我牛角割下来,果真割下来,牛角之后就有了飞天的能力,董永带上了自己的儿女,一起去追织女,马上就要遇见的时候王母娘娘使用自己的金簪画出一道天河。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抬头看牛郎星和织女星中间,会隔着一条银河的原因,其实和传说没多大关系,都是古人对于七夕节的美好猜想。牛郎和织女坐在对岸哭泣,全天下的喜鹊被感动,达成一道鹊桥让两人相会,这个神话故事,可以说将关于七夕节的所有由来全部进行了概述,但毕竟是神话故事。
七夕节拥有着很美好的神话故事,传说在七夕节这一天,家里有葡萄架的可以在下面偷听到牛郎和织女的对话,主要的由来就是以民间传说,牛郎织女为载体,赞叹爱情的伟大。
七夕节的风俗
穿针乞巧
这是最早的乞巧方式,始于汉,流于后世。《西京杂记》说:“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具习之。”南朝梁宗谋《荆楚岁时记》说:“七月七日,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外,或以金银愉石为针。”《舆地志》说:“齐武帝起层城观,七月七日,宫人多登之穿针。世谓之穿针楼。”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元陶宗仪《元氏掖庭录》说:“九引台,七夕乞巧之所。至夕,宫女登台以五彩丝穿九尾针,先完者为得巧,迟完者谓之输巧,各出资以赠得巧者焉。”
拜织女
“拜织女”纯是少女、少妇们的事。她们大都是预先和自己朋友或邻里们约好五六人,多至十来人,联合举办。举行的仪式,是于月光下摆一张桌子,桌子上置茶、酒、水果、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等祭品;又有鲜花几朵,束红纸,插瓶子里,花前置一个小香炉。那么,约好参加拜织女的少妇、少女们,斋戒一天,沐浴停当,准时都到主办的家里来,于案前焚香礼拜后,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面吃花生,瓜子,一面朝着织女星座,默念自己的心事。如少女们希望长得漂亮或嫁个如意郎、少妇们希望早生贵子等,都可以向织女星默祷。玩到半夜始散。
吃巧果
七夕乞巧的应节食品,以巧果最为出名。巧果又名“乞巧果子”,款式极多。主要的材料是油、面、糖、蜜。《东京梦华录》中称之为“笑厌儿”、“果食花样”,图样则有捺香、方胜等。宋朝时,街市上已有七夕巧果出售,巧果的做法是:先将白糖放在锅中熔为糖浆,然后和入面粉、芝麻,拌匀后摊在案上捍薄,晾凉后用刀切为长方块,最后折为梭形巧果胚,入油炸至金黄即成。手巧的女子,还会捏塑出各种与七夕传说有关的花样。
此外,乞巧时用的瓜果也有多种变化:或将瓜果雕成奇花异鸟,或在瓜皮表面浮雕图案;此种瓜果称为“花瓜”。
直到今日,七夕仍是一个富有浪漫色彩传统节日。但不少习俗活动已弱化或消失,惟有象征忠贞爱情的牛郎织女的传说,一直流传民间。
喜蛛应巧
这也是较早的一种乞巧方式,其俗稍晚于穿针乞巧,大致起于南北朝之时。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说:“是夕,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五代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说:“七月七日,各捉蜘蛛于小盒中,至晓开;视蛛网稀密以为得巧之侯。密者言巧多,稀者言巧少。民间亦效之。”宋朝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说:“七月七夕以小蜘蛛安合子内,次日看之,若网圆正谓之得巧。”宋周密《乾淳岁时记》说:“以小蜘蛛贮合内,以候结网之疏密为得巧之多久。”明田汝成《熙朝乐事》说,“七夕以小盒盛蜘蛛,次早观其结网疏密以为得巧多寡。”由此可见,历代验巧之法不同,南北朝视网之有无、唐视网之稀密,宋视网之圆正,后世多遵唐俗。
七姐诞
广州七夕拜仙,已婚女子一般不能参加,但新婚后的新娘在过第一个七夕时,要举行一次“辞仙”仪式。即在初六晚上祀神时,除了牲醴、红蛋、酸姜等(取兆得子)以外,还要加上雪梨或沙梨,表示与姑娘节离别之意。
据《广州市志》卷十七所载,初七日,旧俗还有女子泛舟游石门沉香浦的活动。游艇用素馨花、茉莉花装饰,称为花艇。她们信此日为“仙女淋浴日”。石门浦水质清洌,朝夕日出日落时返照两山,有时会像海市蜃楼一样在天空出现一些景幻。泛舟者坦希望能有运气看到奇最的出现,故姑娘们七夕游石门沉香浦成为一项重要内容,很是热闹,也成了一个节日的习俗。
染指甲
染指甲系流传在中国西南一带的七夕习俗,四川省诸多县志以及贵州、广东两地,也有此风。许多地区的年轻姑娘,喜欢在节日时用树的液浆兑水洗头发,不仅可以年青美丽,而且对未婚的女子,可以尽快找到如意郎君。用花草染指甲也是大多数女子与儿童们,在节日娱乐中的一种爱好,也与生育信仰有密切的关系。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