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习俗你知道吗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12
元宵节习俗你知道吗,每年的正月十五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元宵节,它也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之一。这一天是满月之夜,人们习惯于在此时携家带口出门赏月,品尝美食,同时也要举行各种有趣的活动,以庆祝这个喜庆的节日。以下是关于元宵节的一些风俗和习惯。
元宵节有哪些习俗
元宵节有什么风俗 传统
猜灯谜
元宵节是中国传统的节日,可以追溯到古代汉朝。在元宵节这一天,人们会点亮各种花灯,品尝元宵,参加各种活动,其中最为流行的就是猜灯谜了。猜灯谜作为一个文艺游戏,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有趣的富有讥谏、规戒、诙谐、笑谑元素的谜语游戏。它不仅能启发人的智慧,增强逻辑推理能力,还能够带给人们快乐与欢乐。在现代社会中,猜谜游戏依然备受欢迎,每到元宵节时,各地都会举行猜灯谜的活动。通过猜谜语,人们可以感受到节日的氛围,增强彼此之间的交流和互动。因此,猜灯谜成为了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唐宋时期,灯市上开始出现了许多不同种类的杂耍表演。到了明清时期,灯市上不仅有灯谜和各种歌舞表演,还加入了戏曲演出。
在过去的历代,人们不仅会去游灯市,还会有许多其他的传统习俗,例如迎接紫姑女神和祭拜厕神,或者是在过桥时通过摸钉子来赶走疾病。此外,人们还会欣赏击太平鼓、秧歌、高跷、舞龙和舞狮等游戏节目。
传统的元宵节在城乡都是一项重要的民俗节日,尤其在城市中,元宵节更加热闹喧嚣。这个节日展示了中国人独特的狂欢精神,但是传统元宵节所具有的节俗功能已经逐渐消失,人们逐渐失去了对共同精神兴趣的追求。复杂的节令也已经被简化为只有吃元宵的食俗。
耍龙灯
龙舞是一种传统的汉族民俗活动,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黄帝时期。据传说,在一场名为《清角》的歌舞表演中,出现了人们扮演的龙头鸟身的形象,此后又编排了六条蛟龙互相穿插的舞蹈场面。龙舞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汉代张衡的《西京赋》中就有对龙舞的生动描绘。《隋书·音乐志》记载,隋炀帝时期出现了类似百戏中龙舞表演的《黄龙变》,非常受欢迎。龙作为吉祥的象征在中华民族中备受崇拜,龙舞也因其形象栩栩如生、热闹喜庆而成为了中国许多地方的传统节庆活动之一。
踩高跷
踩高跷是由一群人在高跷上跳跃和表演的一种传统文化节目。其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百戏之一。据《列子·说符》篇记载,宋朝时期就已经有人擅长踩高跷,如兰子就曾在宋元面前展示自己的高超技艺。现在,踩高跷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的一部分,吸引着许多人前来观看并学习。
张灯结彩
自古以来,元宵节便是一项重要的传统节日,而张灯观灯也成为元宵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历代皇帝更是极其注重这项活动,亲自参与并操办。在梁简文帝时期,他曾经书写了《列灯赋》,描绘了当时宫廷在元宵张灯的盛况。而在隋炀帝时期,元宵庆典更是隆重无比,戏台有八里之长,奏乐者达一万八千多人。随着时间的推移,元宵灯展不断扩大,唐代更是规模庞大,燃灯五万盏,花灯种类繁多,而皇帝更是命人做出巨型的灯楼。此外,宋代时是一段张灯观灯历史的高峰时期,灯彩由三夜延长至五夜,还加入了焰火表演和杂耍,场面更加热闹。在元宵节的时期,茶坊酒肆、大街小巷都会燃起烛灯,锣鼓声和鞭炮声不绝于耳,灯火依然驻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在明朝时期,朱元璋为了让京城更加热闹繁华,规定每年正月初八至十七为中国最长的灯节,将彩灯悬挂到家家户户,五颜六色的彩灯上描绘了各种人物、舞姿、鸟飞花放、龙腾鱼跃等,喧闹的鼓乐游乐和焰火灿烂的花灯照耀整个通宵,喧闹声一直持续到清晨,这是中国最长的灯节。然而到了清代,满族入主中原,宫廷不再举办灯会,但是民间的灯会仍然十分壮观,节日期间缩短至五天,持续至今。
逐鼠
即在正月十五用米粥喂老鼠,以避免老鼠吃掉蚕宝宝。这些养蚕人家会在此日熬上一大锅粘糊糊的粥,有些还会加上一层肉,并将粥盛装在碗里,然后放在老鼠常出没的地方,例如顶棚、墙角等处。他们还会念念有词地诅咒老鼠,希望老鼠不要再吃蚕宝宝,否则就不会有好结果。
根据《荆楚岁时记》的记载,正月十五时,有一位神仙下凡到陈姓人家,并表示如果他们能够为他举行祭祀,就会让他们的桑蚕丰收。这一习俗由此形成,成为正月十五祭祀神仙,祈求桑蚕丰收的风俗。
送孩儿灯
元宵节前,娘家会送花灯给新嫁女儿家或者一些亲友会送给新婚不育的家庭,这被称为“送灯”或“送花灯”。这个习俗在很多地方都有,因为“灯”和“丁”谐音,寓意着添丁吉兆。在陕西西安地区,送灯的时间为正月初八到十五,家庭会送大宫灯一对和有彩画的玻璃灯一对,希望女儿婚后能够得到好的姻缘并早生贵子。如果女儿已经怀孕,除了大宫灯外,还会送一两对小灯笼,祈求女儿孕期平安。
迎紫姑
紫姑又称戚姑、厕姑、坑三姑,是古代北方民间习俗正月十五要迎祭的厕神之一。据传说,紫姑本为人家小妾,因为遭到大妇的妒忌,在正月十五被害死于厕所中,后被视为厕神。
迎紫姑的传统俗法是使用稻草、布头等材料制作出真人大小的紫姑肖像,在夜晚前往厕所间或猪栏迎祀紫姑。此习俗在南北朝时期已经有记载,至今仍在南北各地广为流传。人们认为通过迎祭紫姑可以进行占卜蚕桑和众事,获得好运气。
走百病
“走百病”是元宵节夜妇女们一直以来的传统活动之一,它被认为是一种消灾祈健康的活动。在游玩的过程中,女性们会结伴出游,走过桥、散步等等,希望这样能够祛病延年。据说这个活动能够保健身体、祛除疾病,而且还可以集聚人气、增强社交情感,并且增进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百病走是源自明清时期的北方传统风俗,通常在十六日举行,有些地方在十五日。这一天,妇女们穿着盛装,一起走出家门,到桥上、渡口、城墙等处踏青,摸铁钉祈求子嗣等愿望,直到深夜才返回家中。
舞狮子
舞狮子是中国极具特色的传统文化,被视为中国优秀的民间艺术之一。每年的元宵佳节或集会庆典上,狮舞可以说是不可或缺的一景。据了解,这一习俗最初起源于三国时期,至南北朝时期开始流行,已有着超过一千年的历史。
“舞狮子”是一项源远流长的民间传统活动,起源于魏晋时期,到唐代盛行。它也被称为“狮子舞”、“太平乐”,通常需要三个人配合完成。其中两个人装扮成狮子,一个人扮演狮头,另一个人扮演狮身和后脚,第三个人则扮演引狮人。根据舞蹈的类型,舞狮子可以分为文舞和武舞。文舞展现狮子的温顺特点,包括抖动毛发、打滚等动作;而武舞则展现狮子凶猛的一面,包括腾跃、蹬高和滚动彩球等动作。
划旱船
划旱船这一民间传说在中国流传已久,传说中是为了纪念大禹治水有功的。现在,人们在陆地上模仿船行功作,表演跑旱船的多是姑娘。这种旱船不是真船,多用两片薄板锯成船形,以竹木扎成,并蒙上彩布,套系在姑娘的腰间。姑娘手里拿着桨,做划行的姿势,一面跑,一面唱着地方小调,边歌边舞,非常形象生动。在一些表演中,还会有男子扮成坐船的船客,搭档着一起表演,多半扮成丑角,以各种滑稽的动作来逗观众欢乐。划旱船在中国很多地区都很流行。
吃元宵
在中国,元宵是一种古老的食品。宋朝时期,人们就已经开始在元宵节食用元宵了。最初,元宵通常被称为“浮元子”,后来被正式命名为“元宵”。商家们还把它称为“元宝”,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古代的元宵价格比较昂贵,一首诗写道:“贵客钩帘看御街,市中珍品一时来。帘前花架无路行,不得金钱不得回。”这说明古时候元宵的价格较高,只有贵族才能享用。现在,元宵已经成为了春节期间不可缺少的食品之一,无论是在城市还是农村都广受欢迎。
元宵通常以馅料为主要材料,制作方法如下。首先将馅料拌匀,然后将其摊成薄片并晾凉,之后将其切成小块,大小约比乒乓球小。接着,将这些小块放入一个类似于筛子的机器中,倒入江米粉,然后开始"筛"。在相互撞击的作用下,馅料逐渐变成球状,并且表面沾上了江米粉,最终形成了美味的元宵。
北方和南方的传统食品相比,元宵和汤圆是不同的。北方的元宵通常是滚着吃的,而南方的汤圆则是包着吃的。这两种食品的制作方法和口感也有所不同。北方的元宵通常是用糯米制成,然后加入不同的馅料,包成球状,然后滚着煮熟。吃起来口感Q弹,甜而不腻。而南方的汤圆则是用糯米粉做皮,加上各种馅料,包成团状,然后在锅中煮熟。汤圆的口感则是软糯细腻,馅料和汤汁的味道浓郁。总的来说,北方和南方的元宵和汤圆在口感和做法上有很大的不同。
祭门、祭户
古代的某些祭祀仪式中有一种叫做“七祭”,其中包括两种形式。祭祀的方式是将杨树枝插在门口的上方,并在盛有豆粥的碗中插上一双筷子,或者将食物放置在门前。
元宵节的来历
在汉文帝的时代,已经下令将正月十五定为元宵节。而汉武帝时,将太一神的祭祀活动定在正月十五。当时的司马迁创建的太初历也将元宵节确定为重要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而古人称夜为“宵”,第15天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因此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此外,这个节日也被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据说,元宵节燃灯的习俗起源于道教的“三元说”,即正月十五为上元节、七月十五为中元节、十月十五为下元节。相应地,上、中、下三元的主管分别为天、地、人三官。由于天官喜乐,故上元节需要燃灯。
在汉族古俗中,有三个非常传统重要的节日,分别是上元节(元宵节)、中元节(盂兰盆节)和下元节(水官节),合称为三元。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