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粥典故 腊八粥的佛教来源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9-01
腊八粥典故,在我国许多地区,如北京、江浙、皖中、胶东、东北等地,至今依然保留着农历腊月初八的腊八节喝腊八粥的习俗。据说腊八节的前身是古代的‘’腊日‘’,当时人们用各种蔬果干物煮粥,以庆贺五谷丰登、驱逐鬼邪以及瘟疫。而佛教中也有关于腊八粥的典故,下面就让我为你讲述腊八粥的佛教来源。
腊八粥
【腊八粥的佛教来源】
佛成道日是佛教中的一个重要节日,人们在这一天煮腊八粥供佛,这一习俗源于一个古老的传说,讲述了一位牧女向佛陀献上乳糜的故事。这个传说后来演变成在农历腊月初八各地的寺庙用香谷、水果等煮粥供佛,并将腊八粥分发给门徒和虔诚的男女信徒。这是一种传统的善举,大家通过供佛煮粥,表达对佛陀的敬意,并希望带给人间和平与幸福。这一活动也成为人们在这一天互相分享和关爱的方式之一。
腊八粥是一种传统的食物,在腊月初八之前,一些寺庙会有僧人手持钵盂,沿街化缘,用收集来的米、栗子、枣子、果仁等食材煮成腊八粥,然后分发给穷人。据传说,吃了腊八粥可以得到佛祖的保佑,所以穷人把它叫做“佛粥”。这样的活动在南宋时期被陆游称颂为“今朝佛粥更相馈,反觉江村节物新”,意思是形容腊八粥的香味扑鼻,给江村带来了节日的氛围。
据传,杭州著名寺庙天宁寺内拥有一个名为“栈饭楼”的地方,被用来储藏剩余的饭菜。据说,寺庙的僧侣们每天将剩下的饭菜晾晒干燥,然后收集起来保存。一年过去后,这些食物会在腊月初八煮成腊八粥,并分发给信徒们,被称为“福寿粥”。这种粥被认为可以增添福气和长寿之道。这个故事反映了当时寺庙僧侣对粮食的珍惜和节约的美德。
腊八粥在古代是用红小豆和糯米煮成的,后来逐渐增加了其他材料。根据南宋人周密在《武林旧事》中所说,腊八粥可以用胡桃、松子、乳蕈、柿蕈、柿栗等材料制作。如今,在中国的江南、东北和西北等广大地区,人们仍延续着吃腊八粥的习俗,但在广东地区这个习俗已经不太常见了。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