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端午习俗小知识 中山端午节期间有哪些习俗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4
中山端午习俗小知识,在中山地区,每到端午节,人们都会举行盛大的龙舟竞渡活动。龙舟竞渡被视为一项古老而又传统的活动,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存在了。除此之外,在端午节中山地区还有其他一些习俗。比如,人们会在家里粘贴菖蒲和艾叶,用以防避瘟疫;还有吃粽子、喝雄黄酒等等。此外,中山地区端午节的传统民俗还包括赛龙舟、踩高跷、舞狮子等等。这些习俗的举行不仅仅是为了表达纪念,更是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
中山端午节期间有哪些习俗
中山端午节习俗一:龙舟竞渡
石岐的龙舟在张溪、南下、基边、员峰、西厂、上基、大墩、岐头和厚兴等地非常盛行。每年的四月下旬,各乡会选好吉日,在宗祠、庙宇举行龙舟祭祀仪式,并从龙舟坞中提出上年度埋藏的龙舟进行清洗、修整和上油等工作。村中德高望重的长者会使用碌柚叶等物为龙舟进行净身仪式,并在龙头和龙尾上插上花卉和戴上红色的饰品。之后,近80位年轻的男子会将龙舟翻到河涌上进行演练,这个环节被称为“出龙”。
五月初五,石岐各乡的龙舟在岐江河上进行竞赛,赢家能够获得在大埕烧酒和大只烧猪等奖励。当晚,乡中会举行盛大的“龙舟饭”活动,所有参与龙舟竞渡和赛龙出力的人都能享用。饭后,还会进行拜祭仪式,并再次将龙舟埋回到龙舟坞中,这个步骤被称为“收龙”。
中山端午节习俗二:特色粽子
中山的芦兜粽有着独特的特点,它的形状呈圆棒状,粗壮如手臂。这得益于中山人对生活品质的注重和创新研究的精神。古时候,中山村民发现野外盛产芦兜叶,认为这种野生植物并无其他用途,于是就开始尝试用它来制作传统粽子。结果意外惊喜,芦兜叶的特殊香气让粽子的味道更加独特,于是便有了今天家乡特色的芦兜粽。经过历代中山人的传承和改良,芦兜粽已经存在了数百年之久,即使在现代的宾馆、酒楼或茶市,每年农历四或五月份,还是会供应切成小块的芦兜粽,供给茶客品尝。一些酒楼甚至在门前进行宣传销售,让更多的人能够品尝到这道美味的中山特产。
芦兜粽是一种传统的粽子,它的配料可以分为甜和咸两种。甜口味的芦兜粽包括莲蓉、豆沙、栗蓉和枣泥等;而咸口味的芦兜粽则包括咸肉、烧鸡、蛋黄、甘贝、冬菇、绿豆和叉烧等食材。无论是甜口味还是咸口味的芦兜粽,都是非常美味可口的传统美食,深受人们的喜爱。
如何制作传统的粽子:首先,将糯米洗净后加入微量的精盐和生油拌匀。然后夹入烧好的腩肉和咸蛋黄,用圆水草绑扎成形。粽子呈圆筒状,直径一般为12厘米,长30厘米,并且两端要交错,呈现一字平口。制作好的粽子先用滚水煮4小时,中途可以加入适量的开水,然后收火后浸泡在汤中4小时,入口味道鲜美,香腻韧滑。
据报道,有些人在制作芦荟粽的时候,会加入微量的五香粉来增加其香味。此外,一些家庭主妇还会在煮芦荟粽时放入菖蒲来增加香味。茶楼、饼店和小商贩也纷纷推出芦荟粽以供消费者和礼物送者选购。这些芦荟粽的香味更加浓郁,其中烧肉的味道更是口感极佳。
芦笋粽是一种食品,一直被出口到香港和澳门,而在那里被称为中山芦笋粽。港澳人认为,中山人很擅长利用芦笋这种食材,将其变成一种别致的美食。他们认为这种做法不仅实现了食材的充分利用,还创造了一种独特的风味。
端午节概况:
端午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之一,其纪念屈原的传说流传至今。这个节日每年在农历五月初五,也被称为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是中国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端午节是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这一天有许多独特的庆祝活动和传统习俗。习俗包括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等。此外,“端午节”作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备受重视。虽然受到地域文化差异的影响,有些地方的端午节不同于其他地方,比如东吴一带的端午节纪念伍子胥等。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