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节气习俗百科 白露节气饮白露茶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22
白露节气习俗百科,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之一,表示秋季已经深入,天气也开始逐渐转凉。在每年的9月7日或8日,太阳到达黄经165°时就会到来。早晨时分可以看到地面和植物上有许多水珠,这种水珠就是白露。
白露节气饮白露茶
白露习俗
祭禹王
白露时节是太湖人民祭禹王的时间。禹王是传说中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的渔民称他为”水路菩萨“。每年正月初八、清明、七月初七和白露时节,这里都将举行祭禹王的香会,其中清明和白露时节的规模最大,活动持续一周。除了祭禹王,人们还祭祀土地神、花神、蚕花姑娘、门神、宅神、姜太公等神灵。在活动期间,一定会演出《打渔杀家》这一台戏剧,它象征着人们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和祈愿。
吃龙眼
福州有一个传统,就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能够大补身体,这个传统被称作“白露必吃龙眼”。虽然听起来夸张,但实际上龙眼本身就具有多种益处,如益气补脾、养血安神、润肤美容等功效,还可以治疗贫血、失眠、神经衰弱等多种疾病。并且,白露之前的龙眼颗粒大、口感甜美,所以福州人习惯在白露这一天吃龙眼。无论它是否真的大补,吃了就是补,所以这个传统在福州得到了广泛的认可。
白露茶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是出自《国风·周南·关雎》的诗句,描述了秋季景色的美妙。而白露节气正是秋季的起点,也是气温转凉的开始。南京人在过节气时有很多独特的习俗,其中最为知名的莫过于白露茶。白露前后正是茶树成长的黄金时期,因此白露茶具有独特的甘醇清香味,备受老茶客喜爱。同时,白露前后的时段也是春茶已经消耗殆尽,而刚好进入白露茶的上市季节,所以许多茶客都会购买白露茶来品尝。
白露米酒
资兴兴宁、三都、蓼江一带的酿酒习俗历史悠久。每年白露节到来时,家家户户都会酿制米酒,款待来访的贵客。这种米酒叫做“土酒”,口感温中有热,略带甜味,也称作“白露米酒”。这种白露米酒是以糯米和高粱等五谷为原料酿制而成,而且由于略带甜味,因此取名为“白露米酒”。
白露米酒具有一种独特的精品,那便是名为“程酒”的酒品。程酒之名来自于它的制作原料——程江清澈的江水。在很久之前,程酒曾是中国的贡酒之一,并在许多人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要制作出白露米酒并不容易,需要选取适当的水源和节气,方法也相当独特。首先需要酿制出白酒(俗称“土烧”)和糯米糟酒,然后按照1:3的比例混合并装入坛中储存。如果要制作程酒,还必须加入适量的糁子水(糁子加水熬制),密封坛子并放入地下或窖藏中进行储存。有些人甚至会将坛子埋在鲜牛栏淤中,让它在数年或数十年之后方才取出饮用。
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种叫程酒的酒类。经过数十年的陈藏,这种酒变成了褐红色。喝起来非常顺口,清香扑鼻,而且喝完后的酒劲非常强烈。据《兴宁县志》记载,程酒越陈越香,酿制可达千日之久,喝之至家可醉人。而《水经注》也曾有记载,梁朝文学家任与友刘杳曾聊过天,任问杳:“酒有千里之名,是否虚言?”杳回答说:“在桂阳程乡就有千里酒,喝了回家也能清醒,这也是常有的事情。”
在南朝梁时,兴宁隶属于桂阳郡。在苏南籍和浙江籍的老南京中,有自酿白露米酒的习俗。在旧时苏浙一带的农村家庭,每到白露节,人人都会酿造白露米酒,以待客。经常会有人将自己酿造的白露米酒带到城市来。白露酒以糯米、高粱等五谷为原料制成,带有些许甜味,因此被称为“白露米酒”。直到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南京城里的酒店里还可以找到白露米酒,但后来逐渐消失了。
十样白
据报道,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在白露节当天会采集称为“十样白”的草药(也有称作“三样白”的)。这些草药会用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食用,据说可以滋补身体,缓解关节炎等疾病。这“十样白”是10种带“白”字的草药,例如白木槿、白毛苦等,与“白露”这一节气的字面意义相对应。
吃番薯
传统文化中认为,在白露这一节气里食用番薯,可以避免因为食用番薯丝或者番薯饭而导致的胃酸问题。因此,旧时的农家在白露节这一天喜欢食用番薯,将其视为日常食物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乌骨白毛鸡(或鸭子)
浙江温州等地在白露节有着独特的习俗。而在苍南、平阳等地,人们则会在这个节日采集“十样白”。这十种带有“白”字的草药包括白木槿、白毛苦等等,用于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据说能够滋补身体,帮助治疗风湿和关节炎等疾病。其实,“十样白”中的“白”与“白露”在字面上有着相应之处。
白露农谚
1. 白露前后,生长时候。
2. 白露前后,收获时节。
3. 白露之后气渐凉,收成愈坚果。
4. 白露前后,晴空万里,一夜霜降催黄叶。
5. 九月白露,风吹大地凋敝。
6. 白露分明落叶黄,一轮明月半窗凉。
7. 白露凉风起,秋实丰收情。
8. 白露堪摘猕猴桃,黄金缀满枝头。
9. 白露凉,瓜果香。
10. 一场大雨白露天,秋收大丰收。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