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冻是什么意思 立秋后如何穿衣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8-07
秋冻是什么意思,我国有一句民间谚语:“春捂秋冻,不生杂病”。所谓秋冻,就是为了让身体逐渐适应立秋之后逐渐降低的气温,提高对寒冷的抵抗能力,从而为深秋和寒冬做好准备。但根据健康专家的建议,春捂秋冻需要慎重对待。立秋后的秋冻应该适度,所以让我们来看看万年历为我们介绍的情况。
立秋后如何穿衣
民间有一种说法:春捂秋冻,不生杂病。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在立秋之后,我们应该学会适当增减衣物,不要一有温度下降就立刻穿得很暖和,把自己包得严严实实。相反,我们应该尽量晚一点增加衣服,甚至在还能穿短袖的时候就不要穿长袖,尽可能不加外套。
民谚还有一句“二八月,乱穿衣”,这是说的穿衣感受。从健康保养的角度来说,应该是“二月多穿衣,八月少穿衣”。而今天是8月11日,我们正处于2017年的末伏时节,此时刚刚进入了秋天,早晚温差有点大,早晨凉爽,日间炎热。为了健康考虑,中午应该注意防暑,早晚应该注意防寒。
因此,我们应该提前做好防寒准备,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的抗寒能力,以便突然到来的冷空气也能够适应气候环境,避免因天气原因引起疾病的发生或加重,比如流行性感冒、气管炎、肺炎、风湿性关节炎以及各种心脑血管疾病等。
但是,凡事都应该有个度,春捂秋冻也不能过火。到了深秋时节,气温很低,还穿得很单薄,这就不科学了,一味地秋冻反而会生病。对于老年人和体弱者以及患有慢性疾病的人来说,春捂秋冻更应该慎重考虑。
老年人因为体质虚弱,不能够进行保持温暖和增强抵抗力的活动,所以不应该过于秋冻。而对于患有慢性肺病的人来说,也切忌秋冻,因为这类人身体虚弱,秋冻很容易导致寒邪入侵,引发气管炎、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发作或加重。
一般来说,立秋后的白天温度在15摄氏度到20摄氏度之间时,我们可以适当减少穿衣,通过秋冻来增强身体素质。而到了深秋或初冬时节,白天温度低于15摄氏度时,我们就应该停止秋冻,并根据气温变化适时增减衣物,注意头部、手部、脚部等部位的保暖。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