芒种时节南方进入什么季节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南方即将进入连绵阴雨的季节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10-08
我国幅员辽阔,有960万平方公里,辽阔的土地也带来了迥异的气候特点,你知道芒种时节南方进入什么季节吗?有人会说夏季,这当然,不管南北都是夏季,但是其中还是有区别的,北方降雨相对少,南方则多,南方进入了梅雨季节,接下来小编就为各位小伙伴带来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南方即将进入连绵阴雨的季节的介绍,不要错过了。
【芒种时节南方进入什么季节】
梅雨季节
芒种时节南方进入梅雨季节。
梅雨是芒种之后由江南至江淮,长江中下游地区陆续进入通常历时近一个月之久的梅雨季节。小暑之后才陆续出梅,所以有“三时已断黄梅雨”的诗句(“三时”指夏至起的15天之后,恰好时值小暑时节)五月炎气蒸,三时刻漏长。芒种节气的含义是什么 芒种是几月几号2023>>>>
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天气渐热,白昼渐长,麦熟、梅黄时节,长江中下游等地的梅雨便淅淅沥沥地降临了。梅雨这一称谓,借用了梅子黄熟之物候,且是借用物候的气象概念中通晓度最高的,历史也极其悠久。
唐太宗诗云:“和风吹绿野,梅雨洒芳田。”再往前追溯,东汉时《四民月令》的占候歌谣中便已有“黄梅雨的说法。“梅雨”一词,已是一个2000岁的词语,并超越国界,作为相关区域相似天气的通用词语。芒种的寓意和象征 芒种的来历和风俗>>>>
今年入梅出梅时间
江南区:6月8日(入梅)-7月8日(出梅)。
长江中游区:6月15日(入梅)-7月14日(出梅)。
长江下游区:6月19日(入梅)-7月12日(出梅)。
江淮区:6月21日(入梅)-7月15日(出梅)。
梅雨季介绍
梅雨,亦作霉雨,黄梅雨。是在每年6、7月份的东南季风带来的太平洋暖湿气流,经过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中国台湾地区、日本中南部以及韩国南部等地出现的持续天阴有雨的气候现象,由于正是江南梅子的成熟期,故称其为“梅雨”,此时段便被称作梅雨季节。
注:学界认为东亚夏季风始于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平均在5月下旬左右),这个南海夏季风属于热带西南季风的范畴,南海夏季风逐步增强北抬,梅雨期正北抬到长江中下游一带,和副高西北侧的副热带西南季风合体,与冷空气交汇、风速辐合等形成梅雨带。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芒种时节,气温升高,南方即将进入连绵阴雨的季节】
芒种时节沿江多雨,黄淮平原也即将进入雨季。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
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西南地区从6月份也开始进入了一年中的多雨季节。此时,西南西部的高原地区冰雹天气开始增多。
芒种后,中国华南东南季风雨带稳定,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多的时节,长江中下游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日照少,有时还伴有低温。
宋人范成大的《芒种后积雨骤冷》诗:“梅霖倾泻九河翻,百渎交流海面宽。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绘出了阴雨连绵不止,河满沟平,农夫冒着寒冷身披棉絮播秧忙的画面。
梅雨季里空气湿度大、气温高、衣物等容易发霉,所以也有人把梅雨称为同音的“霉雨”。 连绵多雨的梅雨季过后,天气开始由太平洋亚热带高压主导,正式进入炎热的夏季。
梅雨主要出现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的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和中国台湾、辽东半岛、朝鲜半岛的最南部、日本的中南部。世界同纬度的其他的地区没有梅雨。华南地区没有明显的梅雨现象。
南方梅雨季成因
每年大约4月下旬至5月上旬,来自北方的冷空气与从南方北上的暖空气的汇合于华南地区,形成华南准静止锋。大约到了5月下旬,暖空气势力增强,准静止锋北移至江淮地区,成江淮准静止锋(又称为梅雨锋)。
由于来自南方的暖空气夹带大量水汽,当遇上较冷的气团时,便会产生大量对流活动。由于这段时间冷暖空气势力相当,以致锋面停留在江淮地区。
典型梅雨一般为6月中旬到下旬“入梅”,7月上旬到中旬出梅。迎梅雨指入梅前的阴雨,一般开始于4月中旬,为期约半个月。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每年六月中旬到七月上旬前后,是梅雨季节。天空连日阴沉,降水连绵不断,时大时小。所以中国南方流行着这样的谚语:“雨打黄梅头,四十五日无日头”。持续连绵的阴雨、温高湿大是梅雨的主要特征。
梅雨季正常时间规律
正常梅雨开始的日子为“入梅”(或“立梅”),结束那天为“出梅”(或“断梅”)。
梅雨开始的时间,大致上纬度越高则时间越晚。中国台湾地区大约在5月中旬入梅,6月中旬出梅。
中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农历每年4月中旬入梅,5月上旬出梅。但具体各地有所差异,浙江地区是农历五月初入梅,具体是逢芒种后的第一个丙日入梅,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梅。
反常的梅雨季
空梅每一年梅雨的范围、持续时间以及雨量都有很大的不同。在某些应该出现梅雨的地方,某些年份如果没有梅雨,现象称为空梅。
重梅黄梅雨季过后,通常天气放晴进入炎炎盛夏。如果这个时候又转成阴雨绵绵,并且持续较久,仿佛又回到梅季,就称为“重梅”。民间俗谚有云“小暑一声雷,倒转做重梅”。
初夏江淮流域一带经常出现一段持续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在中国史籍中记载较多。如:《初学记》引南朝梁元帝《纂要》“梅熟而雨曰梅雨”;唐柳宗元《梅雨》:“梅实迎时雨,苍茫值晚春”等。
中国历书上向有霉雨始、终日的记载:开始之日称为“入霉”,结束之日称为“出霉”。芒种后第一个丙日入霉,小暑后第一个未日出霉。入霉总在4月6~15日之间,出霉总在5月8~19日之间。
中国东部有一个雨期较长、雨量比较集中的明显雨季,由大体上呈东西向的主要雨带南北位移所造成,是东亚大气环流在春夏之交季节转变其间的特有现象。5月中旬以后,雨带维持在江淮流域,就是梅雨。雨带停留时间称为“梅雨季节”,梅雨季节开始的一天称为“入梅”,结束的一天称为“出梅”。
展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