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农历资讯 > 二十四节气 > 寒露 > 白露与寒露别混淆 白露和寒露有什么区别

白露与寒露别混淆 白露和寒露有什么区别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5-05

白露与寒露别混淆,在中国的二十四节气中,白露和寒露是两个不同的节气,分别在每年的9月7日和10月8日左右。白露的含义是指天气转凉,早晨的气温逐渐下降,露水开始出现在草木叶片上,因此叫做“白露”。而寒露则是指天气更加寒冷,露水变成霜,意味着进入秋季后半段。因此,白露和寒露虽然都是秋季的节气,但仍然有着明显的区别。

白露和寒露有什么区别

白露和寒露一样吗

白露和寒露都是秋季二十四节气中的重要节气。但是,它们并不相同。每年的9月7日至9日是白露节气,而每年的10月8日至9日则是寒露节气。白露过后,气温开始转凉,露水也开始出现。而随着季节的进展,到了寒露,气温更低,露水也会增加。

白露节气

白露是中秋佳节前的节气,标志着气温已经开始变凉。人们能够清晰地感受到炎热的夏季已经过去,凉爽的秋天已经到来。因为虽然白天的气温仍然很高,达到三十多度,但是晚上气温会下降到二十多度,这种巨大的温差达到了十几摄氏度。

白露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通常在阳历的9月7日或8日,古代将其分为三个阶段:“一候鸿雁来;二候元鸟归;三候群鸟养羞。”这些阶段标志着天气逐渐变冷,鸟类开始南飞和归巢,并准备好食物以备过冬。有了这些迹象,人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秋季已经来临。白露的出现提醒人们应该开始注意防寒,并开始准备过冬的事宜。

“芒种到,草长,白露下,秋意浓。”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芒种时节,草木长势旺盛,到了白露,秋意渐浓,意味着秋天已经来临。白露时节,气温开始逐渐降低,需要注意保暖,避免感冒等疾病的发生。同时,白露时节也是草木花果成熟的重要时期,可以采摘到丰收的果实。

这句成语“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如果在白露之前和之后有露水,那么后来的晚稻收成就会很好。另外,在二十四节气中,白露具有气温迅速下降、绵雨开始和日照骤减等明显特点,深刻地反映了夏季向秋季的季节转变。

寒露节气

寒露是农历九月的一个节气,随着气温的降低,水蒸气会逐渐凝结成露水,因此被称为寒露。此时已进入深秋,大地显得异常萧瑟,空气中的寒气逼人,鸟儿不再欢叫,虫子也不再鸣叫,四处落叶堆积成一片。

在我国古代,寒露这个节气被分为了三个候:“第一候是鸿雁来作客;第二候是雀鸟入水变蛤;第三候则是菊花黄华盛开。” 在这个节气里,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南飞迁徙。天气已经很寒冷,雀鸟早已经不见了,但古人们会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的蛤喇,贝壳的条纹和颜色与雀鸟非常相似,因此他们认为这些蛤喇就是变成的雀鸟。第三候的“菊有黄华”是指此时菊花已经普遍地开放了。

经过"白露"和"寒露"两个节气后,天气逐渐转凉,开始会出现露水现象。 到了"寒露"这个节气,不仅露水增多,气温也会更低,有些地区会出现霜冻。北方的景象也已经呈现深秋的景象,白云红叶,偶见早霜。南方也逐渐有了秋的气息,蝉声依旧嘈杂,荷花也在留恋的凋落。北京人在这个时候会有登高的习俗,景山公园、八大处、香山等都是登高的好去处。"重九登高节"更是吸引了众多游客。

在古代,白露是代表天气逐渐转凉变冷的标志。这个时候,中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的气温会持续下降。在华南地区,每天的平均气温往往不到20℃,即使在长江沿岸的地区,水银柱的温度也很难超过30℃,而最低气温则可能会下降到10℃以下。

西北高原的气候以严寒干燥为主要特征。在除了少数河谷低地以外的大部分地区,五天平均气温普遍低于10℃,所以根据气候学划分四季的标准衡量,西北高原已经进入了冬季。冬季的西北高原经常有千里霜铺、万里雪飘的景象,与温暖湿润的华南秋色完全不同。

在寒露时期,随着时间的推移,华南地区的降雨量逐渐减少。西部地区的降雨量大约在20毫米左右,而东部地区则通常为30-40毫米左右。此时,连绵不断的小雨频繁出现,天气阴沉潮湿,经常出现雾霾天气,这种天气状况会对“三秋”生产造成很大的影响,并成为南方许多地区的一种灾害性天气。与此同时,湿度大,云量多,日照少,阴天较多,雾日也明显增加,这是连绵小雨的气候特征。

展开全文

黄历查询
每日吉时
黄道吉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