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气小常识 多少温度能造成霜降
- 作者: 万年历小编
- 来源:万年历网
- 时间:2023-03-18
节气小常识 ,霜降二十四节气之一,天气渐冷,开始有霜。霜降一般是在每年公历的10月23日。这时中国黄河流域一带出现初霜,大部分地区多忙于播种三麦等作物。每个节气都有自己的标准,因此通常在特定时间或标准温度下,才会被命名为某个特定的节气。你知道多少节气的小常识?还了解什么样的温度会造成霜降吗?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多少温度能造成霜降
我国古代将霜降分为三候:“一候豺乃祭兽;二候草木黄落;三候蜇虫咸俯。”此节气中豺狼将捕获的猎物先陈列后再食用。
每年阳历10月23日前后,当太阳到达黄经210度时,就是霜降。这表示天气更加寒冷,露水会凝结成霜。《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中,气候变得寒冷,露水开始凝结成霜了。”此时,中国黄河流域已经出现白霜,千里沃野上,一片银色冰晶在闪烁。此时树叶也枯黄,已经开始掉落了。在古籍《二十四节气解》中也提到:“气温肃杀、霜降,阴气开始变得凝结。”这说明“霜降”代表着天气变得愈发寒冷,霜开始降临。
根据气象学的定义,秋季出现的第一次霜被称为“早霜”或“初霜”,而春季出现的最后一次霜则被称为“晚霜”或“终霜”,无霜期就是从终霜到初霜的间隔时期。有些人称早霜为“菊花霜”,因为此时正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北宋大文学家苏轼也曾写过诗句:“千树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
霜是由水气凝结而成的,这种水气只有在秋天晴朗的月夜出现。因为秋晚往往没有云彩遮挡,地面散热很多,温度会骤然下降到0℃以下。此时,地面上的水汽就会凝结在溪边、桥间、树叶和泥土上,形成细微的冰针,有些还会成为六角形的霜花。只有晴朗的天气,才能使水汽充分凝结,才能形成浓厚的霜,并且人们所说的“浓霜猛太阳”也是这个道理。
展开全文